7月10日上午,備受外界矚目的《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終于發(fā)布。根據該征求意見稿,廣州市每月將向市場投放1萬個車牌號,這些車牌將采用“一半無償搖號、一半競拍”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且該征詢意見稿還顯示,毎月投放的車牌中,88%分配給個人,12%歸單位,并且明確禁止使用財政性資金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參與車牌競拍。 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私家車的保有量也越來越高。在城市道路面積沒有增加多少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機動車就意味著路面交通越來越擁堵。如何讓路面的交通不至于因為越來越多的小汽車而陷于擁堵?上海的辦法是車牌拍賣,價高者得;而北京的辦法則是通過搖號。從績效表現來看,上海的車牌獲得方式是最為有效。 不過上海車牌拍賣的辦法很難在全國各地推廣。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是,為什么此前的車主不需要為車牌付費,而輪到我這里卻要為它付費了?于是,搖號限行就成為很多地區(qū)的選擇。2010年,北京頒布《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和《實施細則》,規(guī)定從2011年開始車牌不再免費供應,而是通過總量控制的方式進行:2011年北京市發(fā)放24萬個牌照,通過“搖號方式”每月平均發(fā)放2萬個。 搖號雖然公平,但是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缺乏預期。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中簽率已經從最初的1:12變?yōu)榻裉斓?:47,對于許多迫切購車的市民而言,搖號的難度甚至不亞于中彩票。盡管無償的方式體現了公平,但是過低的中簽率還是給迫切需要車牌的車主帶來了諸多不便。同時,因為對擁有車牌的身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實踐中往往還存在一個地下車牌交易市場——而這些費用本來是可以成為公共財政的一個部分,但是在這個制度下,卻讓不少車主套利了。 那么,廣州的“一半無償搖號、一半競拍方式”的措施怎么樣呢?那些想急切獲得車牌的人可以通過花錢的方式,而那些并不那么急切的市民則可以通過搖號來獲得,甚至有人在微博上評論,這是一種“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做法。但是這種方式真的公平嗎?未必。 那么,為什么地方政府會把控制車輛牌照視為是一種解決路面交通的良藥?一個基本的邏輯在于,如果沒有車輛牌照,那么這些人就無法獲得車輛,那么路面的交通壓力就會獲得緩解。這個邏輯看上去成立——城市車少了,道路自然就不擁擠了。此外還有一個例子也值得注意:日本東京汽車保有量遠超中國國內的任何一個城市。但是其路面交通狀況卻比北上廣等城市要好,為何?因為機動車的使用率很關鍵,東京機動車保有量遠比北京高,但車輛使用率只有10%。 為什么東京的車輛使用率這么低?發(fā)達的公共交通網絡固然是一個因素,但更為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價格機制。通過提高汽車使用費的方式——提高城市中心區(qū)域的停車費,讓一般的車主無法承擔自駕車出行的成本,那么路面的交通自然就會得以緩解。 如何讓稀缺的資源得以合理配置,價格機制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但可惜的是,這個道理很多時候并不為市民所理解,甚至遭致反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樣的方式會增加出行成本。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不愿意為價格付費,那就要承擔交通擁堵的成本。據說經過多次漲價,北京不少市中心停車費只有2元一小時,這么便宜的價格,路面能不擁堵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