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也需“奧林匹克精神”
2012-08-21   作者:潘峰(易方達價值成長基金經理)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除了精彩賽事,歷屆奧運會還帶來了人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巨大爭論。
  大多數(shù)人理解奧運精神是從“更快、更高、更強”開始的,在這一口號的激勵下,誕生了許多技術與非技術手段。
  譬如興奮劑。這是歷屆奧運會的“頭號大敵”,因為采用服藥的方式來提高成績不僅對其他選手不公平,而且對服用者的身體造成無法預測的傷害,被認為是違背體育精神?雌饋,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是有底線、有原則的。
  但有些事情就不那么明確了,譬如讓球。為了追求團隊(國家)層面的成績最大化,需要犧牲個人成績,或者為了最終的金牌,需要階段性的消極比賽或故意輸?shù)舯荣悾@從正面理解是合理利用規(guī)則,或者是某種策略,但此次國際羽聯(lián)取消了四對消極比賽的羽毛球女雙選手的奧運資格,理由卻是違背了奧運精神,這在全球范圍引起了空前關注和爭論。
  再如當前被大家議論的舉國體制。這將一個國家在有限時間內快速提高金牌數(shù)量的努力發(fā)揮到了極致,中國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實現(xiàn)金牌零的突破,僅僅過了24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以51枚金牌登上金牌榜首位。但這一體制也逐漸凸顯出一些弊端。
  其實,《奧林匹克憲章》賦予奧林匹克精神的含義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若以此為準則,就不難理解奧委會對興奮劑和消極比賽的態(tài)度。當我們看到一場同一個國家的運動員互相競技的國際比賽時,總有一絲疑慮:這是體育么?有沒有事先安排好?或許,有些偏離了體育的本來面目,背離了奧林匹克精神。
  以結果為導向,不僅存在于體育,更存在于諸多領域,譬如投資。
  投資是最容易采用結果導向方式的,如果說奧運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的話,那么投資的口號就是“更高、再高、無限高”了,這或許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成王敗寇”、“賺錢就是硬道理”則幾乎是投資界唯一的價值取向了。
  問題是投資需要某種類似奧林匹克精神的東西么?
  國際奧委會早已認識到,如果以結果為唯一導向,必然導致不設底線和不擇手段的競爭,那么突破自然、倫理就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并被視為通向成功的手段而流行,失去約束的野蠻法則一旦成為主流,終將導致整個體系的崩潰,因此奧林匹克精神作為一種價值觀,以底線的方式在制約某些行為,因此他們在追求人類極限和保持奧林匹克精神之間小心翼翼的保持著平衡。
  投資也有相似之處。
  欺詐和財務造假類似于服用興奮劑,造假者的獲利是對誠實守信契約精神的破壞,從而動搖了整個市場的根基。不公平交易和利益輸送有點接近于讓球,通過人為干預使少數(shù)人獲利,對其他投資者則顯失公平。
  比較令人困惑的是投資界的“舉國機制”。眾所周知,中國的股票市場建立的初衷是為當時國企融資解困,之后也一直沒有擺脫“政策市”的影響。無論是IPO的審核,還是對某些板塊的價值判斷,都有比較濃重的人為干預、制度安排的因素,以致很多投資者在面對市場時,或許有這樣的疑問:這是投資本身么?是不是早有安排?
  我們經常說中國市場是“新興加轉軌”,或許,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的重要區(qū)別并不在于體量、結構,而在于市場是否設有底線,或者突破底線的現(xiàn)象是否大量存在,并被視為取得成功的方式。
  有媒體發(fā)起中國股市振興方略的討論,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應具有某種被大多數(shù)投資者所認可的價值觀,并以此作為各方的行為原則和底線,這對中國股市才是長遠之策。
  《中國青年報》呼吁瓦解體育的舉國體制,認為一個大國的崛起,是無法靠這些金屬來贏得世界認同和尊重的,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強國,需要有遠比金牌數(shù)更深層次的價值追求。作為體育愛好者關注自己喜好的體育運動外,我們更關注那些影響著我們幸福感的公共事務。
  或許,資本市場也需要一些“奧林匹克精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期待資金與資本市場共舞多贏 2012-08-17
· 張裕"農藥殘留"風波讓資本市場“很受傷” 2012-08-17
· 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更應加速推進 2012-08-16
· 全球資本市場低迷光大銀行調低H股規(guī)模 2012-08-14
· 曹鳳岐:四方面入手加強資本市場制度建設 2012-08-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