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危機根在宏觀環(huán)境與機制缺陷
2012-09-03   作者:包海松(經濟學者)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新浪財經和證券時報發(fā)起的“誰來拯救你,中國股市”大討論,引起的反響不小。當前股市之所以引起這么大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股價的持續(xù)大幅下跌,以及由此引起的投資者嚴重虧損。那么持續(xù)四年的下跌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為何投資者虧損累累?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一、中國股市大跌的兩大原因

  1、宏觀經濟環(huán)境惡化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要準確把握中國股市連續(xù)下跌的根本原因必須深刻理解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8%,比同期世界經濟平均增速快6.8個百分點。今年雖然是相對困難的一年,但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也會達到8%左右。
  按照這樣的增長背景,中國股市“10年指數增長歸零,最近四年熊市”的表現無疑是令人費解的。
  按照一般的理解,GDP大幅增長意味著企業(yè)效益的大幅提高,這理所當然會導致公司股票價格上漲。然而,這種推理只是在正常情況下有效,并不適合中國當前這種特殊情況。假如10%的增長率發(fā)生在歐美等市場經濟國家,則這些國家的企業(yè)盈利必定大幅上漲,股價自然提高。因為在一個由市場主導的國家,經濟是圍繞消費需求展開的,經濟增長是消費需求增加以及由此帶動的投資增長的結果。由于經濟增長是以消費需求增長為基礎的,這自然使得企業(yè)利潤增長,從而導致股價上漲。
  但是這些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的投資拉升的,并不是企業(yè)的自主行為。這里邊的差別在哪里呢?如果是企業(yè)自主行為,說明是有消費需求作支撐的,企業(yè)增加投資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政府主導的投資是沒有消費需求作支撐的,因為有消費需求作支撐的投資企業(yè)早就做了,根本用不著政府出面。
  投資增加對許多國家來說是一大利好,它表明經濟向好,企業(yè)盈利增加,因此投資者總是將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視作股市利好。然而,對中國股市投資者來說,中國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絕不是個好消息。因為中國式投資的增加只是一種供應的重復疊加,而不是市場需求增長的結果。由市場自發(fā)形成的投資增長對應的是利潤的增加,而中國式投資的增長是在需求不變的條件下供應的簡單增加,這只會導致利潤的下降。比如投資一個鋼廠,會帶動鋼鐵廠銷售業(yè)績的增長。但當鋼廠建成投產后,新增鋼廠就成為了原有鋼廠的競爭對手,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只會惡化競爭環(huán)境,使鋼廠利潤下降,如此一來就會使鋼廠股票價格下跌。很顯然,每一輪政府主導的大規(guī)模投資完成后都會伴隨企業(yè)競爭環(huán)境的惡化、利潤的下滑,這自然會導致股市不斷下跌。
  一個經濟體如果過度依靠投資維持經濟增長,必然導致產能過剩,利潤水平下降,銀行壞賬增加,并可能引發(fā)經濟和金融危機。按照國際發(fā)展經驗,發(fā)展中國家的投資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0%~30%左右,發(fā)達國家在15%~20%左右。然而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2007年為55.6%,2008年為57.3%;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0.1%,2010年又比上年增長23.8%?梢钥闯,這些年中國GDP的增長靠的就是投資增長。在統(tǒng)計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消費也在緩慢增長,然而這只不過是投資增長帶動的結果。換言之,如果沒有每年二十幾個百分點的投資增長,消費不可能增長。持續(xù)多年大規(guī)模投資的結果是中國產能的全方位過剩,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的利潤怎么會不下降?股市又怎能不跌?
  許多人對中國股市的持續(xù)下跌與中國GDP的連續(xù)高速增長所形成的反差疑惑不解,發(fā)出了中國股市到底是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這樣的疑問。毫無疑問,中國股市就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只不過它所反映的并不是GDP增長率的高低,而是經濟系統(tǒng)內在更核心的問題——消費與投資的協(xié)調、持續(xù)增長能力、企業(yè)盈利能力的高低、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等。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們不應該人為干預股市使之與GDP增長相一致,而是從股市的走向反思經濟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
  2008年金融危機后許多國家都救市,但其他國家是通過給私人與企業(yè)讓利來救經濟,而中國卻是采取大規(guī)模政府投資來穩(wěn)增長。這其中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其他國家的政策促使消費增長,而中國的措施造成產能過剩。
  2、高發(fā)行價是股市大跌的另一大原因
  從根源上說,導致股價持續(xù)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價格向價值的回歸。假如沒有大量新股發(fā)行,中國股市的下跌幅度不會這么厲害。然而,如果市場上股票價格比較適中的話,即使完全放開上市,股票價格也不會大幅下跌。很明顯當前股市的下跌與中國股票的發(fā)行及股市的監(jiān)管機制密切相關。目前的機制使造假成本較低,在這種錯誤的機制激勵下,中國股市供應了一批批靠虛假業(yè)績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套現。
  設立股市的目的是通過降低交易成本,使創(chuàng)業(yè)者獲得創(chuàng)業(yè)與發(fā)展資金,讓投資者找到更多投資機會,而雙方的收益則通過企業(yè)盈利的增長來獲得。但在圈錢市這一切都被改變了,原始股東更關心如何圈錢而不是企業(yè)業(yè)績的增長,而由于不能從企業(yè)經營中獲得分紅回報,投資者也就變成了投機者。當股市的參與者都不關心公司業(yè)績的時候,股市就沒有了穩(wěn)定成長的基礎,大跌自然在所難免。
  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經歷過股價暴跌,如臺灣地區(qū)股市從1990年2月到10月,由12682點狂瀉到2485點,跌幅高達80.4%;日本股市在1989年崩盤后經歷了長達14年的熊市,最低時股價跌去80%。相比之下中國這輪股市下跌的幅度至今為止要小許多,但對社會的影響恐怕更大。根本原因在于其他地區(qū)股市下跌時市場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同步承擔損失,但在中國股市,所有的下跌損失全部由廣大散戶承擔,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以及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各環(huán)節(jié)都能旱澇保收地獲得巨額收益,這是一種極端不合理的生態(tài)體系。

  二、如何拯救中國股市

  必須明白的是,判斷一個股市好壞的標準不是指數的高低,而是能否更加有效地配置資源。有效配置資源包括了市場的公平、高效、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等。
  1、股市的向好有賴于中國社會整體改革
  宏觀經濟環(huán)境決定了企業(yè)經營業(yè)績,沒有中國經濟的實質向好,就不可能有中國股市的根本轉牛。對于中國來說,首先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政府主導的投資必然造成產能過剩、重復建設,使股價下跌。如果我們繼續(xù)以這種方式來保增長,雖然能暫時使GDP增長率穩(wěn)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由此帶來的經濟結構惡化只會使企業(yè)面臨更艱難處境,股市當然也不存在轉牛的基礎。
  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是“充分就業(yè)儲蓄遠高于社會合意投資”,換句話說就是在產出的財富中民眾用于儲蓄的部分太多了,已遠遠超過了市場投資需要。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民眾所能享受的福利太低,另一方面是貧富差距太大。由于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較低,他們獲得更多財富意味著社會總儲蓄的上升。社會福利低則使普通民眾不敢放心消費,也造成總儲蓄增加。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就必須“改革分配制度、提高社會福利、縮小貧富差距”。如此一來中國消費必定增長,中國經濟也會從投資拉動變成消費驅動,企業(yè)也將從消費增長中獲得利潤增長。
  需要指出的是,合理提高福利并不意味著財政赤字的增加。簡單舉例如下:在沒有福利時消費者收入為1萬元,其中消費5千、儲蓄5千。由于社會承受不了如此高的儲蓄,在下一產出期實際產出將下降,消費者的收入也將減少。然而,假如此時提高福利,則消費者的消費會提高到7千元,這就能使經濟維持在高水平產出均衡。那么這里的福利開支從哪出呢?實際上就是來自政府對個人的稅收,政府從個人的1萬元收入中收取3千的稅,然后又以福利的形式補貼給個人3千,實際上個人收入不變但消費提高。
  很顯然,提高福利的作用并不是給每個人增加收入,而是通過集體性機制給每個人的未來予以保障。因此,中國應立即著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社會福利、縮小貧富差距。
  2、拯救股市的非常措施
  任何的非常措施都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副作用,否則就應該作為常規(guī)辦法實施。但是在股市非常時期一些利多弊少的辦法是可以考慮的。對于目前的股市,我認為可以規(guī)定如下:三年內原始股減持收益的35%歸上市公司,在此期間的減持免交紅利稅,超過三年后減持不受此限制。
  這一措施只針對在現行發(fā)行體制下高價發(fā)行股票的公司,對于今后能真正按市場化發(fā)行的股票不受此限制。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能抑制原始股東的套現動機,減少股市資金流出壓力;另一方面能提高這些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再一方面是經過這三年的限制,一些靠造假上市的公司往往會被暴露出來,這就減少了投資者上當受騙的幾率。同時,管理層套現的吸引力降低后就會更加專心經營企業(yè),用良好的業(yè)績回報投資者。這既是對投資者負責,實際上也是對自己負責。
  3、股市改革的根本之道
  首先要明確股市定位。股市就是用來交易股權的場所,與任何其他市場一樣,首先要保護好交易雙方的利益,這樣市場才能壯大。股市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使指數上漲,而是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制度,使市場中的每一個個體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護。
  其次是完善發(fā)行與監(jiān)管機制。在目前這種由證監(jiān)會主導的新股發(fā)行審核機制下,監(jiān)管者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其弊端十分明顯。一方面是權力尋租,直接后果是虛假上市、違規(guī)圈錢,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另一方面是無法有效監(jiān)管,這使得違法者得不到懲罰。在這樣的路徑依賴下股市造假成風,從根本上動搖了中國股市的根基。因此,應該盡快實行股票發(fā)行的市場化,同時加大懲處力度,增加不法者的違法成本。
  很大程度上,現在的股價下跌是在給昨天的錯誤買單。如果今天不下決心完善制度建設、回歸股市最本質的核心,而是采取權宜之策來促使股市上漲,那么明天中國股民還會要為今天的錯誤買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中國股市迎來全新盈利模式 融資融券全攻略 2012-09-01
· 轉融通是A股市場救星嗎? 2012-08-31
· 做空機制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 2012-08-31
· 融資融券“升級” 轉融通 做空盈利已在中國股市顯現 2012-08-31
· 股市或在二周內啟動二次喝湯行情 2012-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