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審批“瘦身”要防數字游戲
2013-01-07   作者:萬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改革是中國的最大紅利,中國要實現真正的發(fā)展只能依靠改革。過去30年依靠的改革紅利正在消失,為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釋放新一輪改革紅利的任務尤為緊迫。他指出,改革目前已進入攻堅區(qū),下一步的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調整利益預期,改革的突破口在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對此,專家認為,首先要求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穩(wěn)增長需打破行政桎梏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應松年認為,行政審批具有雙面作用。一方面,行政審批在應對市場失靈、社會自律不足、預防危險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行政審批作為前置性的管理手段,如果過多過濫,會嚴重打壓社會活力、抑制市場創(chuàng)造力、降低經營效率、增加市場主體經營成本甚至阻礙經濟發(fā)展。因此,行政審批應當適度,而不應當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桎梏。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稱,行政機關對市場的干預、對社會的干預、對市場門檻的設置,都是通過行政審批實現的。如果行政審批不能取消,就無從談起減少政府對市場的不必要干預。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也評價審批制度造成了經濟效率低下和制度性腐敗,阻礙資源的有效配置,可以說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審批經濟’的最終結果是權力尋租泛濫!敝袊嗣翊髮W公共政策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毛壽龍表示,改革行政審批,有利于減少腐敗尋租的空間,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

  削減行政審批存在“水分”

  自2001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啟動以來,我國先后分6批取消和調整了2497項行政審批,占原有總數近七成。通過對行政審批項目集中清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汪玉凱認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體現出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的思路,取得了一定進展。
  然而,近七成的審批削減與社會感覺存在差距,改革滯后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專家透露,行政審批改革成果不無“水分”。有的地方搞數字游戲,把多項行政審批合并成一項,達到減少審批的目的。應松年表示,目前一些部門和地區(qū)利用“紅頭文件”、規(guī)章等,以登記、備案、年檢、監(jiān)制、認定、審定等形式,變相設置審批事項。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憲法與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也提出,這些變相設置的審批事項形式隱蔽,很難有全面的統(tǒng)計和掌握,F在的改革機制,只是對存量進行清理,增量部分缺乏集中審查、控制機制。
  另外,漠視行政許可法的現象較嚴重。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楊建順指出,行政許可法是行政審批改革依據的基本法,現在很多機關以非許可審批等方式規(guī)避行政許可法,又缺乏強有力的執(zhí)法機關制止這類違法行為。

  加快整體設計頂層推動

  改革意味著利益格局的調整,越深入難度越大。專家們一致認為,審批改革剩下的30%對公眾利益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面臨越來越大的部門抵制情緒,是改革的難點和焦點。李克強強調,改革既要有頂層設計,又要尊重基層的首創(chuàng)精神。當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正需要前瞻性的整體設計與強有力的頂層推動,以彰顯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審批制度改革的關鍵就是要真正轉變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眹夜ど炭偩謧體私營經濟監(jiān)管司副處長張道陽認為,“重審批、輕監(jiān)管”的行政審批模式不可能培養(yǎng)出健全的市場主體,以彌補市場失靈、保護市場機制為目的的現代政府治理理念必須匹配一種“重監(jiān)管、輕審批”的行政模式。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是改革實踐階段性的重大進展。要結合中國的國情特點,把政府的作用和市場的作用合理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符合中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解放的制度模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工信部調整部分行政審批項目管理工作 2012-12-26
·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思維決定成效 2012-12-26
· 北大教授:股票市場改革應淡化行政審批 2012-10-25
· 取消集合計劃行政審批 證監(jiān)會全面松綁券商資管業(yè)務 2012-10-22
· 還有多少行政審批該取消? 2012-10-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