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已于數(shù)月前成立外匯儲備委托貸款辦公室,其將肩負我國外儲多元化經(jīng)營管理的使命。據(jù)悉,與之前外管局委托貸款通道主要依賴政策性銀行相比,此次成立的“委貸辦”運營方式將更加市場化,通過委托貸款競爭機制的設立,不僅可以相對提高外儲委托貸款的收益率,更可以減少由議價模式所導致的尋租空間。 但是,“委貸辦”的成立以及委托貸款運營的市場化,目前僅能視之為我國外儲管理市場化的探索,外儲管理整體市場化依然遙遠。 首先,盡管外管局設立“委貸辦”已近半年,可至今仍事實處于籌建狀態(tài),不僅辦公人員較少、職能相對單一,而且將“委貸辦”設定為司局級行職機構(gòu),與市場化運營的獨立法人機構(gòu)相距甚遠;此外,圍繞“委貸辦”市場化運營的授權(quán)體制、激勵機制、信息披露等,更是訊息甚少。而且,外管局雖然明確在委托貸款通道的選擇上,將施行市場化競爭機制,讓性質(zhì)不一(政策性和商業(yè)性)、規(guī)模不一(五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的銀行參與委托貸款招標競爭,但在企業(yè)借款方的選擇上,能否真正走出“重國輕民”的桎梏,給予“走出去”民企與國企同等貸款發(fā)放標準及同等貸款利率標準,顯然是考量“委貸辦”市場化運營徹底與否的關(guān)健。 其次,雖然自2007年成立中投公司以來,我國外儲投資管理改革貌似在加速,但是,在我國外儲年均增速高達35%左右(近十年),雄居外儲第一大國已達7年之久的情況下,我國外儲投資管理改革進程事實上已滯后于外儲體量膨脹的增速,由此并已帶來我國貨幣被動增發(fā)難以有效沖銷的隱患。依此而論,我國近年來的外儲投資管理改革,并非是改革意識增強的主動選擇,而是客觀貨幣環(huán)境陷入困境的無奈之舉。 最后,我國當下民間境外直投仍受政策性限制,致使我國外儲投資管理仍以行政力量主導為主,而無法形成民間藏匯、民間用匯的社會環(huán)境,但我國民間資本直投境外,其審批程序及額度依然面臨諸多政策性限制。固然,去年3月國務院審批通過的溫州金改試點第四條,已明確表示在溫州先行啟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但是,一來溫州金改僅為針對溫州一地之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試,當下仍無法普及到全國各地;二來即便是溫州金改試點中的個人境外直投,仍僅限于個人而非民企,且投資領(lǐng)域和具體數(shù)額亦存在相對限制;诖,我國普遍實行敞口更大的民間境外直投,如果這一瓶頸無法得到真正突破,即使人民幣匯率進入相對均衡區(qū)間,民間藏匯、民間用匯的意識和動力仍無法有效激發(fā),從而由外儲增加所形成的人民幣被動增發(fā)的堰塞湖,仍然難以有效緩解。受此限制,外管局即使加大外儲投資管理改革力度,亦僅能局限于行政力量主導的框架之內(nèi),其外儲投資的運行效率及監(jiān)管成本,仍無法與民間境外直投效果相提并論。 綜上,欲真正提高我國外儲投資效益、降低外儲投資管理的制度成本,必須加大外儲投資市場化改革的力度,通過對民間境外直投、外儲資源配置均衡(民企與國企)等在內(nèi)的結(jié)構(gòu)性破題,激發(fā)民間藏匯、民間用匯積極性,提高我國外儲支持民企“走出去”的額度占比,扭轉(zhuǎn)我國外儲歷年投資效率過低的現(xiàn)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