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誤讀中國貨幣發(fā)行量
2013-02-04   作者:鈕文新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有統(tǒng)計顯示,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貨幣發(fā)行量是全球貨幣發(fā)行量的一半。據此,一些人再次站出來指責中國貨幣超發(fā),并將中國GDP增長歸咎于貨幣投放,極盡危言聳聽之表面結論,而完全無視客觀條件,不去認真分析中國為什么會是這樣。結果,使得本應嚴謹討論、嚴肅找尋答案的重大經濟問題,變成了“起哄”似的喧囂。
  首先看一下中國貨幣供應量不斷擴張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市場化改革。舉一個例子,某企業(yè)已經存續(xù)了10多年,為了鼓勵投資,當年辦廠時,政府僅以10萬元的價格將20畝土地賣給了工廠。對土地的10萬元投資,被計入當年的GDP。10年后,公司通過增量方式發(fā)行股票,這時的20畝土地什么都沒變,但在市場一端已經體現出2億元的價值。在股市上,支撐這2億元的市值需要5000萬元貨幣。
  什么意思?這個例子說明,在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過去10萬元的“非市場化投資”,對應了當下2億元的市場價值和5000萬元的貨幣需求。試想,如果央行不提供這5000萬元的貨幣,2億元的市場價值是否可以體現?當然不行。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貨幣供給增速總是高于GDP的關鍵原因,也是中國貨幣供應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道理,價格改革也會大幅增加貨幣需求。比如資源價格改革,這是企業(yè)生產、人民生活最前端的商品,資源價格的上漲,首先增加企業(yè)購買原材料的貨幣需要,隨后逐級傳導,方方面面都將增加貨幣需求。注意,這樣的問題是中國特有的,發(fā)達國家一直就是遵從市場原則連續(xù)發(fā)展過來的,所以它們不存在貨幣供應量持續(xù)大幅增長的問題。
  再說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國要托住下滑的經濟,要比發(fā)達國家需要更多的貨幣,這是不同的經濟結構決定的。
  以中美比較為例。美國制止金融危機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托住金融機構,而中國卻是必須托住制造業(yè)。美國金融機構使用的信用杠桿平均60倍,就是給金融機構1美元,它就可以在市場上創(chuàng)造出60美元的流動性。但制造業(yè)是否可以達到這樣的杠桿率?當然不行,制造業(yè)企業(yè)負債率達到80%、或負債相當于凈資本4倍(4倍杠桿)已經就十分危險了。這就是說,中國作為制造業(yè)為本的國家,托住經濟要與美國達到同樣的水平,必須投放的貨幣量應當是美國15倍。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美國經濟以金融、服務為主體,而中國以制造業(yè)為主體,服務業(yè)的負債能力遠遠大于制造業(yè)。
  回到風險問題。準確地說,為了托住急速下滑的中國經濟而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貨幣擴張,這是合理的,但確實也帶來巨大的風險,這個風險體現在債務膨脹。所以,我們一直堅持,在國際、國內如此巨大的經濟風險面前,股權融資第一,而非債權資本擴張。不幸的是,我們被貨幣量快速放大嚇著了,同時采用簡單的緊縮貨幣方式予以應對。
  事實證明,緊縮政策迫使股市暴跌,迫使債務融資需求不減反增,而且利率高企,形成了高利貸風波,影子銀行業(yè)務和信托貸款膨脹等等一些金融風險。而更大的風險在于實體經濟變得越發(fā)疲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貨幣戰(zhàn)爭”是不是來了 2013-02-04
· 貨幣超發(fā),你感受到了嗎? 2013-02-01
· 一線樓市別等“燒糊”了才降溫 2013-02-01
· 通脹不高 金融泡沫照破 2013-01-31
· 貨幣超發(fā),穩(wěn)物價任務艱巨 2013-01-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