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新行長黑田東彥3月20日上任伊始,就在其主持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推出了比前任和市場預期要激進得多的政策,F(xiàn)在黑田東彥上任剛剛滿月,其推出的新政策剛滿半月,剛剛結束了G20會議也沒有對于黑田的政策施加壓力,外界反應暫時有利于黑田東彥的政策。表面看,黑田的政策推進得挺順利,但冷靜下來有必要重新檢視一下黑田東彥政策未來可能的得失。
說到黑田東彥,不得不提到其提攜者安倍晉三!鞍脖缎抡钡暮诵闹痪褪浅墝捤韶泿耪。與安倍持有相似理念的黑田東彥因此被日本新首相從亞洲銀行行長的位置上請回擔任日本央行的新行長。在4月初舉行的日本央行的例會上,剛接任行長僅半個月的黑田東彥果然展現(xiàn)了大手筆。黑田東彥新政策的看點是:提前實施無限量資產購買計劃,購買日債持有量將以每年5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加,且在兩年內增加資產購買規(guī)模一倍;政策目標將從隔夜拆借利率轉向基礎貨幣,將在兩年內把日債和上市交易基金持有量增加一倍,并將以每年60至7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加基礎貨幣,所持日本國債的平均到期年期將延長一倍;將購買到期期限最長為七年的公債,購買公債的種類將涉及所有年限,包括40年期國債。
雖然早在黑田東彥正式上任之前,市場對寬松政策有足夠預期,日本股市已經大漲、日元也已經大幅貶值,但黑田東彥在首次會議上的激進姿態(tài),仍然出乎市場預料,所以日本股指和日元,前者跳漲、后者大貶。
但是,黑田東彥的新政策,絕對不會是短期對于股市和匯市有影響這么簡單。由于美元兌日元已經到了100.00關口,日元已經比在2011年10月31日創(chuàng)下的歷史高點貶值24%,所以,在黑田東彥的政策下,日元自2007年6月下旬以來的升值的趨勢實際上已經完全扭轉,未來日元將長期性地貶值。這對于日本和全球經濟都是一個重大事件。不少評論認為,日元大幅度的、長期的貶值,將會導致日本產品的競爭力增加,并且可能導致全球發(fā)生貨幣戰(zhàn)爭。
其實日元長期貶值,未必會導致日本產品的競爭力發(fā)生根本性增強。過去全球是過度消費與過度生產為主要經濟模式,2008年的危機表明這種模式必將走向終結,所以去杠桿化和適度消費才是未來的經濟模式,3D打印可能大行其道,因此建立在過度消費和過度生產模式下的大規(guī)模產業(yè)集群、大規(guī)模生產、大規(guī)模運輸?shù)姆绞綄⒅饾u被淘汰,而創(chuàng)新將成為未來產業(yè)制勝的高地,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個性化是贏得消費者的首要因素,所以,貨幣的升值也好、貶值也好,未必還是競爭力的重要成分。對于競爭力已經落后于韓國和新興經濟體的日本,日元貶值未必是起死回升的靈丹妙藥。同時日本再祭出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QE)政策,根本目的還是啟動國內的經濟,QE政策的一個附帶作用才是日元貶值,所以也不必把日本的QE政策當作是什么“貨幣戰(zhàn)爭”來看。所以,國際上不必對于日元的貶值感到擔憂。
從日本歷史上和現(xiàn)今各經濟體的QE政策來看,黑田東彥的超級QE政策未必有很大的勝算。上個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在2000年以后實施了多年的名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這以后日本經濟仍然經歷了再一個“失去的十年”。從2008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機后,G20各經濟體都實施了極其寬松的貨幣政策,尤其是以美國的QE1、QE2、QE3最為著名。但是,現(xiàn)在全球經濟又有下行趨勢,可見QE政策就是一個鎮(zhèn)痛劑,短期有點作用,不能根本治病。
正因為QE政策在當今世界以及日本的歷史上,都未能力挽狂瀾,所以即使是黑田東彥的QE政策再“超級”,都無法讓人寄予很大的希望。 為什么QE政策成效不彰呢?這是由于,QE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避免經濟和金融崩潰,但是,由于老的經濟形態(tài)和體系沒有崩潰,“無死則無生”,新的經濟形態(tài)必然沒有誕生的土壤,或者誕生得不順利。由于QE,給予那些本來該淘汰的機構、企業(yè)以及整個腐舊的經濟體系輸血,使得它們沒有淘汰;由于全社會的低利率,資源無法按照市場合理的利率流向那些該勝出的產業(yè)、機構、企業(yè)等等,資源無法最優(yōu)配置。日本在2000年以后的QE,實際上就起到了延緩舊經濟體系、阻礙新經濟體系的巨大負作用。在未來,日本央行即使搞更大的QE政策,有把握解決優(yōu)勝劣汰、培育新產業(yè)的問題嗎?
日本QE政策,主要是通過購買國債以及購買更多類型資產,如股票、長期國債、企業(yè)債、商業(yè)票據(jù)等實現(xiàn)的,這必然使已經高達230%的債務率繼續(xù)攀升,加重日本央行自身的風險,特別是在日元大幅度的、長期貶值背景下,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風險日增。而一旦風險越過臨界點,又會與日元幣值之間形成惡性循環(huán),給日本經濟累積巨大的系統(tǒng)性風險。所以,黑田東彥的超級賭博式的冒險,未來成效值得懷疑,潛在風險卻不可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