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甚至取消印花稅是大勢所趨
2013-05-06   作者:付立春(清華大學博士后研究員)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年稅收增長繼續(xù)放緩,可是印花稅卻異軍突起。數據顯示,2013年1-3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完成120億元,同比增長30%。而去年同期,證券交易印花稅92億元,同比減少40億元,降幅達30%。這一升一降,意味著今年一季度的印花稅恢復到了前年,也就是2011年的水平。與整體稅收持續(xù)增長不同,印花稅增長波動變化還是比較大的。
  證券交易印花稅受到資本市場交易額、稅率的影響。稅率方面,近四、五年印花稅率并沒變化。2008年9月19日起,財政部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雙邊征收改為單邊征收,稅率保持1%。。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改為由出讓方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授讓方不再征收。另一方面,今年資本市場恢復活躍,資本市場交易額的增長同比大幅增長。財政部數據顯示,1-3月滬市股票成交金額同比增長26%。可見,一季度印花稅增長基本上是資本市場交易活躍決定的。
  印花稅與證券交易印花稅是不同的,有必要在此澄清。所謂印花稅是以經濟活動中簽立的各種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yè)帳簿、權利許可證照等應稅憑證文件為對象所征的稅。而證券交易印花稅指,根據書立證券交易合同的金額對賣方計征,是印花稅的一部分。
  印花稅與其他稅種相比較,稅率要低得多,其稅負較輕,具有廣集資金、積少成多的財政效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契約、借貸憑證之類的單據很多,連綿不斷,一旦征稅,稅源將很大;人們還有一個心理,認為憑證單據上由政府蓋個印,就成為合法憑證,在訴訟時可以有法律保障,因而對交納印花稅也樂于接受。正是這樣,印花稅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譽為稅負輕微、稅源暢旺、手續(xù)簡便、成本低廉的“良稅”。
  可是,硬幣的另一面是印花稅增加了商業(yè)交易成本。按照交易成本理論,不多的印花稅成本可能會造成很大的社會收入損失,可謂得不償失。特別是在高度信息化的證券交易中,印花稅日益成為交易的主要障礙。可能正因如此,美國1966年廢止證券交易印花稅,日本1999年廢止,新加坡2001年廢止,歐盟早在1969年“通過稅收協(xié)調予以廢除”。
  中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也不斷降低。資本市場建立之初,1990年6月28日深圳市頒布《關于對股權轉讓和個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稅的暫行規(guī)定》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0.6%繳納。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明確規(guī)定交易雙方分別按0.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2001年11月16日起,財政部對買賣、繼承、贈予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0.2%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2008年4月24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調整為1%。,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征收改為單邊征收,稅率保持1%。。
  盡管如此,從全世界范圍來看,中國收取證券交易印花稅仍然是比較高的。證券交易印花稅雖已經單邊收取,但1%。的征收比重相比券商的交易傭金還是偏高。普通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需要支付的大部分費用還是來自證券交易印花稅。
  繼續(xù)降低甚至取消印花稅是大勢所趨。據報道,印花稅改革已納入相關部委調研范圍,未來除證券交易印花稅以外其他的印花稅項目或將取消,并與其他相關稅費進行合并形成綜合的產權轉讓、合同交易征收費用。證監(jiān)會表示,證監(jiān)會正在和有關部門探討資本市場稅收優(yōu)惠政策,會積極協(xié)調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這項工作。這對于單項稅收是小損失,對于證券市場健康繁榮卻是大幫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長三成 2013-04-16
· 一季度中央財政收入增幅下降0.2%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長三成 2013-04-16
· 1-3月財政收入同比增6.9%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30% 2013-04-15
· 去年全國印花稅收入同比降30.8% 股市低迷是主因 2013-01-23
· 去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降30.8% 2013-01-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