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改革成本 擴大改革紅利
2013-08-08   作者:胡培兆(廈門大學教授)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改革是打開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之后,經濟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實現了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友好者贊嘆為和平發(fā)展的東方奇跡,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新引擎;不友好者則拋出“中國威脅論”甚至“中國崩潰論”,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影響力和震撼力。如果要概括我國取得巨大發(fā)展的成功經驗,其關鍵詞就是“改革—發(fā)展—惠民”。可以肯定地說,只有革舊布新、調整理順經濟關系,現代生產力才能得到解放和發(fā)展;經濟發(fā)展了,才能有雄厚的財力物力普惠民生、增進社會福祉。所以說,改革是打開社會財富之門的金鑰匙,也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經濟運行路徑都不可能是直線向上的,都有潮起潮落的階段性和周期性。經濟體制改革也不例外,只能波浪式地推進,當一波的正效應達到峰值后會有或長或短的間歇性遞減現象。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和城市國有企業(yè)股份制改革,其效應牛增熊減的替換率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未雨綢繆,改革自身就需要先改革,就是說改革之劍先要經常磨礪。這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特別是在改革進入深水區(qū)、攻堅期的現階段,需要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決心。從宏觀上看,需要頂層的改革新思路、新設計和地方的改革新藍圖、新舉措。這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燃一星燎全原的大手筆。從微觀上看,全黨和全國人民都應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繼往開來,有改革的新思維和新作為。當前需要共同探索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控制和降低改革成本,擴大改革紅利,以利于堅持改革、發(fā)展經濟,在深水區(qū)、攻堅期取得更大的改革成就。

  改革還有很大的紅利空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經濟領域的一場革命,旨在突破僵化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現代化建設。既然是革命,就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成本?剂扛母锸欠癖匾、評價改革是否成功,要看利得與成本的比較。所謂改革紅利,就是改革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遠大于改革所付出成本的比喻說法,表示改革帶來經濟社會大發(fā)展,國家經濟欣欣向榮、快速增長,人民生活節(jié)節(jié)提高、大幅改善。從我國1980年至2012年間的經濟總量與均值(按當年匯率)看,2012年GDP達8.2622萬億美元,是1980年0.3117萬億美元的26.5倍;人均GDP提高到6100美元,是1980年298美元的20倍。再從2000年至2012年這最近13年的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看,2012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是2000年2253元的3.5倍;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是2000年6280元的3.9倍。事實無可置疑地說明,改革確實是我國最大的紅利!
  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持續(xù)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基數擴大之后,增長速度減緩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今后若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實實在在、沒有水分地增長,我國經濟增長就仍將位居世界經濟大國前列。但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發(fā)達國家經濟普遍陷入“黑洞”的影響,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也不可忽視。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問題就更加突出和迫切。在正常條件下,成本最小化就是紅利最大化。改革成本就是為改革投入的財力物力和社會所付出的代價之和。改革成本有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之分,二者又分別包括必要成本和過度成本兩部分。如,在讓一部分地區(qū)先發(fā)展、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情況下,出現地區(qū)間、城鄉(xiāng)間、人群間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代價和必要的成本;但如果差距過大又長期得不到解決,超出了必要成本,就是過度的成本。再如,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建設的征地拆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影響等的付出是必要的成本;但如果出于“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需要而大手大腳、大拆大建、大破大廢地妄為所造成的糟蹋和浪費,就成了過度的成本。只要把這類過度成本控制住,改革紅利就會等比例增加。所以,改革還有很大的紅利空間可開掘。

  “掌門人”需要轉變職能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指出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指出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中包括“社會矛盾明顯增多”的問題。為什么我國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了30多年,社會矛盾卻明顯增多呢?這是亟須全黨全國上下求索、各負其責予以解決的問題。各級政府是掌管改革這把金鑰匙的“掌門人”,自然是領導和統籌解決這個復雜問題的希望所系、關鍵所在。根本解決這個問題的路線圖無疑是:萬眾一心堅持改革,控制改革成本,擴大改革紅利,更多惠及民生。為此,各級政府需要按照已確定的改革方案,加快厘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當務之急,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加快以下兩方面的職能轉變。
  凡是“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如金融問題,就可以更多放給市場。金融是市場經濟的血脈,現代金融體系健全豐盈,市場經濟運行就暢通活躍。按照“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加快發(fā)展民營金融機構”、“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要求,今后在繼續(xù)加強中央銀行主導和國有銀行為主體的條件下,應兼容和鼓勵民營金融機構的建立和發(fā)展。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超過2/3,如此規(guī)模的經濟主體正當渠道的融資都須仰賴國有銀行,這與基本經濟制度要求的“共同發(fā)展”不相適應。容許民營金融發(fā)展,就能盡快解脫國有銀行背負民營企業(yè)融資難的責任,也可以打破金融壟斷的壁壘,遏制影子銀行的斜出,有利于規(guī)范金融秩序,進一步激發(fā)金融業(yè)的活力,有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fā)展。
  凡是“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應將經濟發(fā)展和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就業(yè)機會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投資與創(chuàng)新主體責任交給社會承擔,由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等微觀經濟主體負責!氨娙耸安窕鹧娓摺。只要千千萬萬個社會經濟主體積極行動起來,經濟社會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發(fā)展動力,就能持續(xù)不斷地蓬勃發(fā)展。政府之手重在把握經濟全局、洞察運行景氣、完善基礎設施、進行總體規(guī)劃和統籌安排,營造綜合協調、均衡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起到保護傘和推進器的作用。
  實現這兩方面的職能轉變,政府就可以減少承擔過多經濟職能的壓力,集中力量“管住、管好它應該管的事”,服務型政府和公共財政建設也可以更快更好地推進。惠及民生、增進和諧,社會矛盾就會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而逐步減少,達到改革成本最小化、紅利最大化的理想境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平心靜氣地討論“改革成本” 2012-07-30
· 別夸大家庭綜合稅制改革成本 2012-07-22
· 不必夸大家庭綜合稅制改革成本 2012-07-22
· 厘清哪些“改革成本”是尋租的幌子 2012-07-10
· 從利息稅制度看改革成本分擔機制 2007-03-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