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使出分區(qū)域“限行”、搖號“限牌”、高收費“限!钡取跋拚小敝味轮,2012年北京工作日路網(wǎng)的平均擁堵時間仍比上年多了30分鐘。 為此,北京市正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擬出臺的這一新治堵舉措引起了市民的熱議。 征收交通擁堵費,北京實非“首吃螃蟹者”。早在1975年,新加坡就已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區(qū)域內(nèi)征收“交通擁堵費”,除公交車輛外,進入收費區(qū)的車輛都要繳費。倫敦市于2003年開始施行這一政策,收效顯著,在屬于征收區(qū)的倫敦內(nèi)城,道路的平均交通流速提高了37%,而上下班高峰期時的交通擁堵程度下降了40%。 毫無疑問,這一政策目前成績不錯。但北京市能否成功“移植”這一經(jīng)驗呢,坊間支持和反對者皆有。 筆者以為,新招要取得更多支持,應建立起相當便捷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tǒng),方便市民無車出行。 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治堵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近年來北京市公共軌道交通發(fā)展非常迅速。截至去年,北京市已有761條公共電汽車線路,235條長途線路投入運營,日均客運量1360萬人次,現(xiàn)已完工通車的地鐵線路也已累計達到十幾條。此外,北京市定制公交平臺也已上線,首批已推出31個方向、62個班次的商務班車。 對公共交通的補貼,北京也做得不錯,2元錢從頭坐到尾的地鐵,的確吸引了不少人,使得公共交通出行已成為尚可的選擇。但不可否認,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狀況仍存在提升空間,公交、地鐵等換乘效率與便捷度亟待改善,據(jù)媒體報道,完成一次公交出行平均需要66分鐘,其中約有20分鐘花在換乘的路上。 另外,據(jù)倫敦市政府稱,征收擁堵費每年將會帶來1.5億英鎊的財政收入,這筆錢將被用來改善公共交通設施,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如果我們也如此操作,把擁堵費最大限度地用來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在換乘頻率較高的區(qū)域,大幅增加停車場,方便私家車與公共交通之間的換乘銜接,提高換乘效率,相信政策的出臺能得到更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