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質疑更不該被“清零”
2014-02-25   作者:記者 梁建強 宋曉東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手機上網流量沒用完,月底被“清零”究竟是否合理?面對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呼吁,作為規(guī)則的制定者,強勢的運營商應當表現(xiàn)出怎樣的態(tài)度和調整措施?人們清楚地發(fā)現(xiàn),與手機流量質疑之聲相伴隨的,是諸多消費者心頭壓抑已久的不公平感。

  事實上,國內三大運營商對手機上網流量實行月底清零的做法一直飽受詬病。一份由媒體與網站聯(lián)合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85973人中,高達97.1%的受訪者認為運營商將用戶手機套餐流量月底清零的做法不合理。反對清零者態(tài)度鮮明:剩余的流量也是付費購買,為什么不能下月續(xù)用?

  “流量月清”之所以引發(fā)廣泛質疑,根源在于計費機制“話語權”不對等帶來的不公平感,F(xiàn)行計費方式之下,費用如何收取完全由運營商“大權獨攬”,公眾絲毫沒有議價權。同時,流量套餐內外的計費標準存在巨大懸殊:上網流量超出部分需要加錢,且價格不菲;但如果用不完,卻要被無條件清零。如此的不對等,消費者“不公平”之感自會油然而生。

  面對消費者的疑慮,各大運營商不應置若罔聞。作為占據(jù)定價絕對主導權的運營商們,更多地聆聽消費者的呼聲,是一種應有的姿態(tài),更是一種責任。當運營商把流量未用完解讀為“消費者對權利的自動放棄”時,可曾想過,有多少“放棄”是出于真正自愿?又有多少“放棄”是在缺少轉移、續(xù)用的途徑下的無奈之舉?

  流量是否月清或許可以商榷,紓解消費者的不公平感卻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課題。一方面,運營商的計費方式與標準應當更加陽光、公開,讓消費者更清楚地了解計費依據(jù),是否存在暴利;另一方面,也應適當汲取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成熟經驗,并根據(jù)消費者的呼吁作出及時果斷的調整。國外部分運營商已開放對流量轉移及續(xù)用的限制,國內部分城市也曾嘗試流量按季度結算,或允許將流量與朋友分享,這些又何嘗不可以學習借鑒。

  多一些新舉措、新驚喜,少一些“被選擇”、“被放棄”,消費者的信任和公平感才能逐步累積,才能少一些較真和指責,真正構建起和諧健康的互動關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觀點集萃]尼爾森:中國消費者消費意愿保持強勁 2014-02-20
· 馬來西亞公布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 2014-02-19
· 保護消費者權益是最大的市場理性 2014-02-17
· 美國公布湯森路透/密歇根大學2月中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 2014-02-14
· 中移動4G套餐香港內地兩重天 引消費者不滿 2014-02-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