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北京等地區(qū)的霧霾讓人心焦,不得不又讓人想起當年的“霧都”倫敦。歷史往往驚人的相似,北京連續(xù)六天的嚴重霧霾會不會也如1952年倫敦霧霾嚴重污染一樣被歷史記錄?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遇到環(huán)境污染事件的國家。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城被大范圍高濃度的霧霾籠罩,連續(xù)幾日的濃霧讓許多人感到不適,人們不敢出門。此次大霧導致了8000多人相繼死亡。這一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huán)境公害事件之一,給英國社會造成很大沖擊,促使英國痛下決心治理霧霾。
成功摘掉“霧都”帽子的倫敦,目前成為許多中國人心目中治理空氣污染的一個典型,人們希望能從倫敦的治理經驗中找到可以借鑒的東西。最近國內媒體也連篇累牘地出現(xiàn)了有關當年英國治理污染的文章和分析報告。
記者本人也就此事采訪了一些專家。他們多數(shù)表示,其實倫敦空氣污染的治理也走過了一個漫長的道路,并沒有捷徑。他們同時強調,英國治理污染主要還是依靠立法。政府陸續(xù)頒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衛(wèi)生法》《放射性物質法》等法律,并同時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強調發(fā)展清潔能源等措施。他們還指出,要早治理、早解決,這對民生和國家經濟都有益。
曾出版《空氣中那些事——被遺忘的英國空氣污染危機》等有關污染治理書籍的英國知名智庫政策交流研究機構高級研究員西蒙·莫爾(SIMON MOORE)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空氣污染已經產生和還沒有產生的成本。當年英國從陳舊和骯臟的設施轉換為使用現(xiàn)代和干凈的設施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付出代價。但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現(xiàn)在的污染,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例如,身體健康問題,其中包括壽命縮減、生產力下降等。
莫爾強調,如果不馬上采取措施治理的代價會更大。嚴重的空氣污染將影響一個國家城市的旅游產業(yè)和商務活動。
在治理污染中,倫敦特別重視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改進。比如,針對嚴重影響空氣的能源方面,政府嚴格控制工業(yè)生產中煤炭的使用量,并同時鼓勵技術革新,鼓勵更多使用油、焦炭和天然氣。政府也采取相似措施鼓勵家庭使用天然氣等有利于空氣清潔的能源。
莫爾表示,除了針對一些工業(yè)生產外,當時英國治理空氣污染的主要措施還是放在家庭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上。
在倫敦,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的家庭是當時產生重霧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時政府將主要精力放在減少家庭用煤上,開始階段鼓勵人們使用煤油作為取暖能源。隨后,由于天然氣產量不斷增加,天然氣中央取暖設施很快在許多家庭普及。
莫爾說,讓人們從使用煤炭轉變?yōu)槭褂妹簹庖彩且粋漸進的過程,政府對使用替代煤炭的清潔能源家庭給予相當補貼并提供新的取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