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實施SLO回籠千億資金”“IPO重啟箭在弦上”“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這些財經新聞的標題是何含義?把錢存在銀行里,能不能跑得過通貨膨脹?股市有風險,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是否適合涉足……聽聞概念種種,往往產生“最熟悉的陌生人”之感。
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市場經濟的必修課,一條條貌似過于專業(yè)的金融知識,并非和普通人無關。日前,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陸消費者金融知識的得分只有50.36,與我們全球第二的經濟體量極不相稱。
“財商”,15年前由兩位財經圈里的美國人提出,讓一本《富爸爸,窮爸爸》轟動世界。顧名思義,這一概念本意為“金融智商”,指創(chuàng)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而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喻于義”等觀念涵養(yǎng)了我們獨特的價值觀,這是一個健全的市場經濟必需的道德支撐,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然而,“言義”與“言利”并非決然對立,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市場經濟的到來,當經濟學、金融學等“顯學”越來越進入到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及時補上“財商”這一課。如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抑或職業(yè)、公益培訓,依然回避金融、投資、理財這些關鍵詞,就可能成為發(fā)展中的短板,很難跟上時代的節(jié)拍。
其結果,房價上漲時,各路炒房團一路追高;房價波動時,竟又打砸售樓處。在國內盲目崇拜洋奶粉,在國外瘋狂搶購奢侈品,有了錢不清楚合法權益如何保護,受了損不曉得救濟渠道哪里尋找,這樣的消費心理,談不上合理,更難言高端。取之有道,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富起來的中國人才能學會運用貨幣杠桿為自己添幸福。
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擁有成熟的消費者、投資者。懂不懂金融,會不會理財,與個人接受的教育相關。但金融和理財,一定程度上也有公共品的屬性。小富即奢,過度超前消費、投資,不利于產業(yè)結構可持續(xù)的優(yōu)化升級;非法集資,造成的金融“龐氏騙局”,讓參與者上當,還容易導致實體經濟的空心化。從公益性角度考量,為資本市場奠基礎,為宏觀經濟筑基石,政府部門有責任、有義務提供適當的道德規(guī)勸、常識教化與機制引導。
新一輪改革中,中國證監(jiān)會更加突出了投資者教育的權重,將之作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要訣。的確,提升投資者素質與判斷能力,同時用法治兜住底線,才能讓投資者共享“贏的機會”。相反,一些領域的風險警示與教育的滯后甚至缺失,比如保險單背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往往成了沒人讀得懂的天書;理財產品隨意承諾收益率,賠了錢后又以百般理由拒不兌現,這些都成為干擾“財商”的外部阻力。
其實,盡到教育的義務、監(jiān)管的職責,提高參與主體的財經素質,政府部門也就為自己卸下了擔子,從而可以放手讓金融市場在規(guī)則下自由競逐,守望實體經濟的繁榮。《棋經》上說,“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置于有為、無為的語境觀之,公共部門提供學習財經知識的機會,引導普通人先“滿腦子”、后“滿袋子”,恰恰是以“有為之治”開“無為之花”的一著先手棋。
即使在市場經濟相對發(fā)達的英國,金融理財教育也是反復爭論之后,才在今年走進中小學課堂。市場經濟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不過短短數十年時間,還需要一個接納、適應的過程。涓流匯海,春華秋實,喚醒民眾的“財商”,煥發(fā)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終將換來一個“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實現個人財富與社會責任的雙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