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仍應充當經濟增長主要引擎
2014-04-25   作者:朱海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近一段時間來,中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調整經濟結構,即擺脫對出口和投資的過度依賴,將消費作為新的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但是2013年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不降反升。筆者認為,如果要保持到2020年前每年7%的增長目標,那么不得不繼續(xù)將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從2007年之后,凈出口就失去了經濟增長引擎的地位。僅僅依靠消費也無法保證經濟維持較高的增速,因此,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的轉變可能需要重新審視。

  盡管中國投資/GDP比率仍是全球最高,但人均資本存量仍然較低。2011年中國的資本存量/GDP比率約為245%,與日本相近。因此,中國仍然處于資本積累的過程。的確,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進程,中國在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環(huán)保和醫(yī)療保健等領域仍有巨大投資需求。高企的國內儲蓄率為投資活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

  中國的家庭消費僅占GDP的36%,而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達到51%。筆者認為,消費/GDP比率下降的水平可能被夸大。

  第一,房屋成交量的爆炸式增長導致官方統(tǒng)計數據失真。中國從1998年開始改革住房制度。新房成交量從幾乎為零到2012年的5.3萬億元,相當于GDP的10.1%。由于官方統(tǒng)計顯著低估了設算租金,從而導致消費/GDP比率的時間序列人為失真。事實上,消費/GDP比率的下降的確與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同處一個時期。

  第二,中國較高的個人稅率導致許多民營企業(yè)家漏報瞞報收入,為了少納稅,他們將大部分消費報告為企業(yè)投資。個人所得稅在稅收總額中所占比例很小,也是收入漏報瞞報的另一佐證。

  第三,服務業(yè)也存在漏報瞞報現(xiàn)象,意味著服務消費也存在漏報瞞報。

  由于官方估算的消費數字過低,因此僅依靠消費代替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期望不太現(xiàn)實。

  更重要的是投資回報率下降。根據筆者測算,中國的增量資本產出比率(即新增投資對應產出增加的比率,比率越高,投資效率越低)從2007年的2.9增加到2012年的6.3。

  因此,改革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上。如果政府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標,那么盡管投資增長可能下降,但投資對增長的貢獻不會下降太多。畢竟,2011年以來的經驗表明,如果企業(yè)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那么家庭收入增長(以及消費增長)也不可能持續(xù)。

  自2013年中期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以“信貸規(guī)模逐步縮減”的方式微調其信貸及流動性政策。信貸規(guī)模逐步縮減的主要特點包括:減緩信貸增長,但信貸增長仍大大高于名義GDP增長,因此繼續(xù)提高信貸/GDP比率。該現(xiàn)象在2014年延續(xù),表明人民銀行不愿觸發(fā)強制性去杠桿。信貸放緩伴隨著轉變信貸結構所做出的努力:鼓勵支持實體經濟活動的信貸(中長期貸款)繼續(xù)穩(wěn)定增長,但遏制涉足可能投機性金融活動的部分影子銀行業(yè)務。其目的是在信貸放緩過程中減輕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

  信貸規(guī)模逐步縮減有助于減少經濟的短期下行風險,但同時表明金融風險仍將持續(xù),筆者最擔憂的問題是,較高企業(yè)債規(guī)模及影子銀行業(yè)務規(guī)模逐步擴大。與此同時,央行面臨“單一工具、多重目標”的窘境。鑒于近期內,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調整政策的主要工具,而這一工具同時被用于實現(xiàn)維持銀行間市場的穩(wěn)定流動性、避免資本流向波動導致的基礎貨幣變化,并解決金融穩(wěn)定性問題的多重目標。這一政策的困境,表明今年國內流動性可能出現(xiàn)波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歐洲股神飲恨折射A股投資之惑 2014-04-25
· 險資投資集合信托規(guī)模猛增 監(jiān)管“新規(guī)”將出 2014-04-25
· 通用汽車發(fā)布在華投資新計劃 2014-04-25
· 《商業(yè)地產投資建設》 2014-04-25
· 匯豐稱中歐投資額增速將趕超貿易增速 2014-04-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