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吻合了目前新型城鎮(zhèn)化的改革思路。此次改革的亮點在于打破了二元戶籍制度,使“居民戶口”取代了農業(yè)戶口與非農業(yè)戶口。人口的行政屬性變革,自然會產生一系列的刺激作用,比如對房地產市場就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巧合的是,這樣一個政策的出臺,和目前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救市思路正好發(fā)生了碰撞。地方政府救市的尷尬在于:成交量并不因入市門檻降低而馬上迸發(fā),救市過程帶來了房價新一輪的上漲。很顯然,此類救市的做法還是有一個救急式的特征。
樓市長效調控和發(fā)展機制要求尋找萬無一失的解決方案,圍繞人口因素做文章自然成為關鍵。從房地產市場來看,市場需求是由人口因素決定的。而在我國,戶籍制度使得人口的自然分布和社會階層分布變得復雜,進而干擾了市場需求。反過來說,如果能夠理順戶籍制度,改變人口分布,那么自然能夠因勢利導,促使人口資源和房地產市場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匹配。
缺乏人口管理的樓市,自然會陷入失衡的困境。大城市人口密集扎堆,對城市的住房市場產生了比較大的壓力。這樣一來,大城市的各類資源被過度使用,導致房價居高不下。反過來看,中小城市卻面臨人口導入速度慢、凈流量為負的尷尬。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空巢”現象。
缺乏科學性的戶籍制度,往往能夠扭曲當地的房地產市場。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天津武清。天津武清過去為什么樓市成交非;鸨,就在于當地實施了藍印戶口政策。但隨著天津今年6月初取消此類政策,武清樓市成交量也跟著發(fā)生了一個劇烈波動。此類戶籍制度顯然對于樓市的穩(wěn)定沒有太多的利好。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已成交的樓盤被空置,入住率極低,這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因此,建立一個科學的戶籍制度改革體系,對樓市發(fā)展自然有利好作用?梢哉J為,在目前房地產市場一直蕭條的情況下,此次戶籍制度改革,振奮了地方政府的救市心情。而且從此前部分地方的實踐來看,也都通過放松戶籍制度來實現“搶人”的目的。這里需要警惕的問題是,雖然戶籍制度改革利好人口資源的重新分布,但如果簡單地依賴此類制度,可能效果并不好,甚至容易陷入戶籍改革中的一些誤區(qū)。
該意見對不同類型的城市戶籍制度進行了差異化的規(guī)定:建制鎮(zhèn)和小城市的落戶將全面放開,而中等城市和大城市還會有所收緊。這樣一個制度也是符合目前市場預期的。但問題在于,對于一些建制鎮(zhèn)和小城市,是否憑借此類戶籍制度改革就能實現當地積壓庫存的去化,在這里是要打一個問號的。實際上此前部分城市拿落戶制度為賣點進行吆喝,但人口并沒有預期中的大導入,當地的庫存依然積壓嚴重。很顯然,在發(fā)展房地產方面,不應該過于依賴放松的戶籍制度。
此次改革希望建立與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wèi)生、就業(yè)、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tǒng)計制度。此類提法固然很好,但對于地方政府來說,要想真正使此類工作落地,需要大量的資金。此類制度聚焦了一個詞:福利。但如果簡單地以福利來加速人口導入,可能效果不佳,F實情況是,如果一些更優(yōu)質的高校資源、醫(yī)療資源、企業(yè)總部不進行轉移,那么很多配套的吸引力依然會不足。自然地,與其硬碰不如討巧,地方政府在戶籍制度改革過程中,需要先導入最有誘惑力的因素,這樣才能真正活躍當地城市和樓市的氣氛。
地方政府在將戶籍制度改革作為救市的措施時,必須清醒牢記一個俗語:你可以將馬牽到河邊,但不能強迫它喝水。順應人口流動的規(guī)律、花點心思進行思考,比魯莽地進行“行政式”的市民化效果更佳。
筆者建議地方政府細讀此次改革的條款,并從中尋找突破口,比如可以圍繞“優(yōu)先解決存量、有序引導增量”這樣一句表述而做文章。觀察目前各個大中城市,很多住房庫存沒有得到有效消化,但租賃市場卻比較火爆。一個原因就是部分購房者有購房能力和需求,卻不符合購房資格。
戶籍制度改革,能夠在短期內體現出救市效果,但取決于地方政府的“競爭能力”。因為目前市場降溫大背景下,很多購房者的入市會無動于衷。但是,如果能夠優(yōu)先把落戶指標賦予大學生,并且免除限購的束縛,那么此類群體一般都愿意在相應城市扎根。這其實也要求地方政府在此次國家戶籍制度改革精神下,要加快制定差異化的落戶政策,從而積極捕獲購房需求。
但戶籍制度改革,不應該簡單地作為一項短期的救市措施,而是應該不斷夯實,進而成為發(fā)展樓市的穩(wěn)定器和推進器。毋庸置疑,在此類新的制度下,人口之間的行政隔閡被消除,城市之間的差異也被消除,人口資源的分布自然就更趨于合理。人口分布的均衡化,自然能夠帶動樓市資源分布的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