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風暴揩了飲料瓶回收機的油
    2008-11-21    作者:沈若愚    來源:東方早報

  11月20日中午,筆者來到南京路西藏中路口附近。秋冬之交,讓人感到寒冷。我到這里,是特地看看一個老朋友——飲料瓶回收機。最近它也很冷。

  “回收機幣不足,暫停服務(wù)”。不足的不是硬幣,因為每投一個飲料瓶,吐出的應(yīng)是1角的硬幣。1角的硬幣不是那么難找,不足的是飲料瓶的價格。
  由于1角1個容易操作,很長一段時間,它成了全國很多地方的“統(tǒng)一價”。但金融危機一來,大宗商品跌價,實體經(jīng)濟影響很大,工廠開工不足,供需自然失衡。于是飲料瓶跌價也不可避免,多年形成的“統(tǒng)一價”被輕易打破,有的地方1角2個,最夸張的1角5個。
  但由于設(shè)計的原因,飲料瓶回收機的回收價格是固定的,只能是1角1個。嗅覺靈敏的人自然看到了其中套利的機會,很多人帶著一袋一袋的塑料瓶,大老遠跑來兌現(xiàn);厥諜C管理方看不下去,于是出現(xiàn)了早報日前報道過的景象,“工作人員在回收機旁看護,一旦發(fā)現(xiàn)拾荒者攜帶大量空瓶來,他們會予以勸阻。”派人看管,成本實在不小,也非長久之計。管理方還表示,“正在考慮以紀念幣替代硬幣,在保證成本的同時給投放的游客留作紀念!边@實在是個不怎么樣的主意。如果要制作一枚可以“留作紀念”的紀念幣,成本肯定比1角只多不少,真有紀念、投資價值的話,來的就不只是拾荒者。而以紀念幣替代硬幣的計劃,也不是立馬可操作的。于是高掛“免戰(zhàn)牌”,“回收機幣不足,暫停服務(wù)”就是目前唯一辦法。
  這個秋冬的寒意,各行各業(yè)應(yīng)都已有所體會。對飲料瓶回收機的沖擊留給我們的思考也不少。
  首先是一成不變的固定價格必然帶來問題。1角1個的價格并不是一個標準,在機器中固定設(shè)置一般沒有問題,但遇到“金融海嘯”就會出現(xiàn)問題。從另一方面說,在一個分幣幾乎不流通的時代,1角1個實在已是最低價了,讓普通游客攢夠幾個飲料瓶再來回收實在無法操作。
  這引出第二個問題,在一個對飲料瓶有全覆蓋回收體系的城市,有沒有必要設(shè)立“飲料瓶回收機”?提倡環(huán)保是大多數(shù)人的共識,但很多地方、很多單位往往是在作秀,拉個橫幅讓大家簽名保證,設(shè)立“飲料瓶回收機”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作秀。特別是所謂學(xué)習(xí)國外先進經(jīng)驗,其他國家由于人力成本關(guān)系可以設(shè)立這樣的機器,但我們沒必要。同樣照搬國外經(jīng)驗救市肯定也行不通。一樣是鼓勵游客“飲料瓶回收”,投一個飲料瓶,可以點一首歌,不是個很好的辦法嗎?成本可控,又避免了價格波動。
  三是金融危機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影響的。由于視野局限,每個人只能感知金融危機的部分影響,但對全貌的了解,只能依靠各類媒體。早報近期推出的《我的風暴》,由各行各業(yè)的讀者來講述自己的感受,也是個不錯的途徑。

  相關(guān)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