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尤需貨幣與財政政策發(fā)揮合力
    2010-05-04    作者:譚浩俊    來源:上海證券報

    央行將從5月10日起上調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距17.5%的銀行準備金率歷史最高點僅一步之遙。其所可能透露出貨幣政策信號,更多或許是源于管理通脹預期的意圖。從央行在年內已三次上調銀行準備金率,遲遲不動用利率等價格型貨幣調控手段來看,可以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呈現出謹慎小心的“走鋼絲”式的調控姿態(tài);蛟S從中也可以推斷,央行今后一段時期內的貨幣政策的確定與目標選擇,可能還是會更多考慮市場通脹預期及其管理,而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面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和問題,調整對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各種經濟政策,這是很正常,也是必需的。關鍵是,政策調整如何避免“一刀切”。
  從目前的實情看,雖然資產泡沫、通貨膨脹、經濟過熱等風險已露出了苗頭,需要及早采取措防范和控制。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出現的風險苗頭,更多還是表現在政府投資過猛、信貸投放錯位、房地產市場失控等方面,實體經濟復蘇、民間投資跟進、中小企業(yè)脫困、職工收入增長等方面并沒有明顯好轉。如何在風險與困境中找到一條更加符合目前實際情況的路,是目前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急迫問題。
  需要我們作出科學而合理分析的是,一季度GDP達到11.9%的增速,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如果仍是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拉動的結果,那么,需要研究的,就不僅僅是貨幣政策如何調整的問題,而是整個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和去向問題。而現實正在不斷地提醒我們,民間投資者面對政府投資、國有投資的“強悍”,仍然處于等待觀望狀態(tài),投資實體經濟的內在動力不強、顧慮很多。而只要民間投資不能有效啟動,在目前的經濟結構下,實體經濟的復蘇就缺乏基本支撐。
  收縮流動性,自然是防止資產泡沫、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的有效手段。而從銀行目前的實際狀態(tài)來看,由于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貸,多數都進入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大型國有企業(yè)的腰包,如果釜底抽薪,不僅地方政府會面臨巨大的信用風險,銀行也會面臨巨大的信貸風險。這是當前特別需要小心的。筆者的觀點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似乎不能僅僅單純依靠調整貨幣政策,而必須依靠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共同作用,用財政政策彌補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嚴格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并以政府發(fā)債替代銀行貸款,化解可能出現的地方信用風險。一方面,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剎住地方政府的投資風,禁止地方政府再開工新的建設項目;另一方面,嚴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規(guī)模,嚴禁銀行再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增加信貸資金。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完成在建項目和支付利息所需的資金,通過財政預算安排、政府發(fā)債方式解決,預算安排資金主要用于項目建設和利息償還,政府債券主要用于償還融資平臺本金。
  其二,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將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騰出的信貸資金,主要用于實體經濟,特別是國家振興經濟綱要明確的重點產業(yè)、重點行業(yè)、中小企業(yè)、農村合作經濟等。
  其三,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上調存款準備金已難以有效控制資產泡沫、通貨膨脹、經濟過熱帶來的風險,下一步只有加息了。但是,為了在加息過程中避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產生沖擊,就必須輔之以貨幣政策。即對需要全力支持的實體經濟、中小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等,以減免稅、財政貼息、財政補助等方式予以支持。
  其四,加快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提高社會應對通貨膨脹的能力。我們不僅要防止自身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而且要防止世界性通貨膨脹的傳導。因為,未來的一段時間,世界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如何應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必須解決好群眾的生活和保障問題,特別是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和保障問題,這就需要加快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切實提高普通群眾的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

  相關稿件
· 積極財政政策凸顯積極變化 2010-03-08
· 綠色復蘇與無就業(yè)增長下的財政政策 2010-01-29
· 李克強強調:繼續(xù)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 2010-01-13
· 明年的財政政策將何去何從? 2009-12-24
· 明年財政政策努力優(yōu)化 必要微調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