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人口不能一直在城市“漂浮”
    2007-08-10    作者:馬而立    來源:紅網

  在前兩次成功開展限價商品房申購工作的基礎上,成都市房管局決定從8月15日起組織第三批次人群申購,此次申購限價房的條件進一步放寬,允許無自有住房的外來從業(yè)人員家庭購房。(《成都晚報》8月9日)

  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那些外來從業(yè)人員有了房子就可能扎根蓉城,結束四處租房的生活,從此安居樂業(yè)。獲得“聯(lián)合國人居獎”美譽的成都敞開了自己的博大胸懷,接納和包容了這些外地游子。
  人有遷徙的自由,在哪里居住、謀生、創(chuàng)業(yè)應該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可自從有了“戶籍制度”這一說,人就被地域深深的禁錮,人的遷徙就不那么自由了。這么多年來,人的自由流動開禁了,但少了那一紙戶籍就無權享受城市的公共福利,這其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住房等住房保障體系就與他們無緣。沒有自己的住房,他們被房主驅來趕去,居無定所,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直在空中飄著,沒著沒落,辛苦心更苦。
  或許,沒有固定工作,沒有固定住所就是“北飄一族”的由來,事實上哪個城市都有“飄族”。“飄族”為城市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上繳稅金一分不少,GDP統(tǒng)計中有他們的努力,但在“人均”時卻是按城市戶籍人口。同樣地,制度設計時,特別是涉及到社會福利財政安排時從來不會考慮他們。
  “漂族”是城市的邊緣人口,他們大都是工薪階層并不富裕,大都是年輕人沒有積累,孩子入托入學、就醫(yī)、購房等對外來人口的限制,給他們設置了高高的門檻。于是,除了子女教育這些耽誤不得的事,其他錢他們能不支出就盡量省下。其中,城市高昂的房價就令他們望而卻步。他們對城市并無多少好感,卻又舍不得離開城市,渴盼著有一天融入這個城市,成為城市正式的一員。
  城市是土著的城市,戶籍壁壘存在一天,外來從業(yè)人員受歧視、受不公平待遇似乎就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這是一種明顯的不公平,是一種“血統(tǒng)論”。眼下,徹底廢除戶籍制度很難,但給外來從業(yè)人員一個“市民待遇”應該還是能做到的。起碼,像成都這樣,給他們一個購買限價房的機會,讓他們有個安身立命之所,結束四處飄泊的生活,產生些許歸屬感。
  城市,應該有這個雅量和包容精神,成都這一舉措或許就有著破冰意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