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改委將擇機理順成品油價影響不可小視
    2008-06-17        來源:金融時報

  在全球原油期貨價格飛漲的背景下,自五月下旬以來,印尼、我國臺灣地區(qū)、印度、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先后上調成品油零售價,這也令市場對中國成品油價格機制調整更加關注。本周末,在第18個全國節(jié)能宣傳周來臨之際,國家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擇機進一步理順成品油天然氣價格。市場觀察家表示,發(fā)改委的表態(tài)提高了市場對上調成品油價格的預期,意味著中國長久以來由政府補貼所維持的低油價政策將漸漸退出,中國油價將逐漸與國際接軌,其影響不可小視。
  國際投機資本推高油價6月6日,國際石油期貨價格創(chuàng)下每桶138.54美元的新高。美國高盛公司更預測在今后兩年內,國際油價將達到每桶200美元。
  原油需求的強勁增長成為推高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的重要因素。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雖然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原油需求出現了明顯下降,但是來自亞太和中東地區(qū)的需求使得全球原油消費總量維持在較高的增長幅度。一些大國如美國、印度等國在國內實行低油品價格政策,客觀上刺激了原油需求的增長,而產油國自身需求的增長也成為油價走高的重要推手。根據BP公司最新的2008能源統計數據,中東地區(qū)的石油消費需求增長幅度甚至超過了亞太地區(qū)。
  但油價飆升更多地來自于期貨市場的投機行為。有關資料顯示,自2007年7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在美元不斷貶值、全球通脹壓力上升、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動蕩不定的背景下,國際對沖基金等投機資本為了規(guī)避風險,開始把大批資金投向商品期貨市場,借助石油、農產品(20.01,-0.05,-0.25%,吧)和金屬期貨等賺取利潤和保值。據統計,與2003年相比,目前涌入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的投機資本增長了近20倍,達到2600億美元,其中50%以上的資金用于石油期貨合約交易。投機資本目前囤積的石油期貨合約總量,已經超過10億桶。專家表示,投機者對石油期貨合約的大量購買,創(chuàng)造出虛擬的額外石油需求,從而不斷抬高石油期貨價格。期貨價格走高,必然與現貨市場的石油價格產生聯動。而石油消費量的增加、美元貶值、地緣政治局勢變化等相關因素,進一步成為投機者炒作的理由。自2003年以來,美元對全球主要貨幣貶值超過25%,全球對石油需求上升8%,而國際油價卻劇增277%。

  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已是必然選擇

  目前,中國成品油價格并沒有與國際接軌。雖然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對進口原油成本日漸提高的承受能力已有所增強。但在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卻存在著滯后性,不能靈敏反映市場變化和國內市場的供求狀況,同時還刺激了投機,干擾了正常的經營和市場秩序等。
  根據有關數據,2008年第一季度,中央財政撥給中石化的財政補貼就達74億元。據此計算,若以目前國際油價140多美元計,則意味著對這些石化企業(yè)的補貼將可能要超過1500億元。一位專家表示,國家收入應該主要用于公共支出而不是用于補貼個別企業(yè)。如果我們用中央的財政收入大量補貼或支持維持一個低油價的政策,它是有悖于中國財政的公共支出原則和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的。因此,從國民經濟的長期良性運轉看,這種補貼和減稅的財政支出將是中國財政收入所不能承擔的,也是不應該承擔的。而2008年以來所發(fā)生的一系列自然災害,也對中央財政收入增加公共支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而為了實現國務院最新強調的煤電油的穩(wěn)定供應,在2007年11月1日成品油上調的基礎上,穩(wěn)步實現國務院《石油價格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的目標成為迫切問題。

  調整成品油價格影響不容小視

  今年來,國內CPI一直居高不下,有人擔心此時理順成品油價格會進一步加大控制通脹的難度。不過,專家表示,實際上,倘若扣除有關因素或建立適當的參照系,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8%左右是一個相對因素。從目前經濟形勢的運行情況看,成品油價格上漲并不會對4.8%的預期目標有太大影響,漲價可能還會帶來對油氣消費需求的抑制,而且這還可能是促使國際油價回落的一個拐點。
  而針對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的現象,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大福今年在兩會期間曾表示,成品油價格管制短期看對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穩(wěn)定國內經濟秩序將起到一定作用。但若長期實行成品油價格管制,將會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長期采取國家補貼用油企業(yè)和消費者的做法,助長了中國補貼世界局面的形成。只有理順包括成品油在內的能源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并通過油價的市場漲落,理性引導投資者、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行為,才能真正實現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做到物盡其用。
  談及成品油價格改革,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目前,中國國內的成品油零售價大約為國際基準價格水平的1/2。這就意味著,如果中國油價要與國際接軌,就需要根據產品類型的不同,上升70%-90%。這對中國市場來說,完全稱得上是大級別調整,其影響不可小視。他認為,盡管關于中國政策變化的預測總是充滿挑戰(zhàn),但是直到7月中旬的未來幾個星期內,將有可能出現油價上調的政策變化。奧運會之前如果價格沒有上調,那么奧運會之后上調的可能性將大大上升。

  相關稿件
· 海外熱錢看上的是成品油價格管制 2008-06-17
· 成品油價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 2008-06-10
· 印度和馬來西亞相繼提高國內成品油價格 2008-06-06
· 當前成品油價應不應該上調 2008-06-03
· 兩大油企澄清漲價傳言 將保持成品油價格穩(wěn)定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