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免費競爭
    2009-10-12        來源: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

微軟幾十年前就學會了,而雅虎在幾個月前才剛起步

On February 3, 1975, Bill Gates, then “General Partner, Micro-Soft” wrote an “Open Letter to Hobbyists,” explaining that his new company had spent $40,000 developing software that was being copied for free. If this continued, he warned, he would be unable to develop new software in the future and everyone would lose.

197523,時任微軟公司總合伙人的比爾·蓋茨寫了一份“致電腦愛好者的公開信”。他在信中解釋說,自己的公司剛花了4萬美元研制了一款新軟件,但是卻被人免費復制盜用了。他警告說,如果這種情況延續(xù)下去的話,那么他將無力再研制出新的軟件,大家在未來將滿盤皆輸。

As the majority of hobbyists must be aware, most of you steal your software. Hardware must be paid for, but software is something to share. Who cares if the people who worked

大多數(shù)電腦愛好者必須意識到,你們所偷竊的其實是自己的軟件。購買硬件總是要付錢的,但是軟件卻是大家共享的。誰會真的在意辛苦研發(fā)軟件的人能否得到報酬呢?

比爾·蓋茨的忠告產(chǎn)生了效果。個人電腦從原來只限于一些怪怪的電腦愛好者走向了普通用戶,而這些普通用戶在復制軟件方面并不在行,因此編碼需要付費的觀念就深入人心了。隨著蘋果2代和IBM個人電腦的普及,商店在出售電腦的時候,都把軟件和操作指南包裝在電腦箱里一同出售。軟件業(yè)也成了一個新興行業(yè),微軟公司毫無疑問賺得更是盆滿缽滿。

不過,和免費競爭的歲月并沒有過去,盜版從來都沒有完全消失過。原來的軟件是裝在軟盤上的,因此較難復制,但是后來軟件都和音樂CD一樣裝在光盤里,這就可以像翻錄CD一樣進行復制,因此軟件盜版也開始變得愈演愈烈。微軟公司在軟件中加入了在正版產(chǎn)品包裝上才有的序列號,但是盜版者索性連序列號和包裝上的圖片都一起復制了。在發(fā)達國家,法律訴訟、公共意識運動、行業(yè)協(xié)會團體甚至外交制裁都使得盜版者不能無法無天,但是在發(fā)展中國家盜版就要猖獗得多。

中國的個人電腦市場發(fā)展快速,伴隨著電腦銷售的不僅有微軟公司的盜版軟件,還有其他任何種類的盜版軟件,包括電腦游戲和教育軟件(編輯老師請注意)。

微軟公司的官方表態(tài)自然是嚴厲反對盜版的,但是比爾·蓋茨和微軟公司都是明白事理的,他們知道微軟公司的盜版產(chǎn)品是不可能趕盡殺絕的。如果想要徹底消滅盜版,那么公司的付費用戶就將承擔高額成本,而且使用公司軟件的時候會感到極不方便,他們啟動軟件時必須要經(jīng)過各種各樣的密碼認證才行。換個角度來看,存在著盜版也并不全是壞事,如果人們在盜版某些軟件,那么說明至少還在使用它,而當這些國家的市場進一步成熟之后,原來的智力分享將有可能轉換為實實在在的市場份額。

1998年,比爾·蓋茨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對學生發(fā)表演講時說:“盡管中國每年賣出的電腦有300萬臺,但是人們并沒有因為使用微軟的軟件而掏腰包。不過,今后某一天,他們可能會掏腰包的,只要他們一直在使用盜版軟件的話,我希望他們能繼續(xù)使用盜版的微軟軟件。這樣他們對我們的產(chǎn)品就會著迷,而我們在接下來十年中也會想出辦法該怎么從他們那收到錢!

如今,比爾·蓋茨預言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中國變得更加富裕了,而電腦卻變得越來越便宜(現(xiàn)在最熱門的簡易Netbook筆記本電腦售價才200美元左右)。微軟公司也把裝載在這種電腦上的軟件售價降低到20美元(比正常版本售價的四分之一還要低)。盜版給微軟的軟件培養(yǎng)了一大批擁護者,而且還幫助降低了正版軟件的采用成本。如今,在盜版軟件出現(xiàn)了幾十年后,你可以看到一個龐大的正版軟件市場和一個巨大的盜版軟件市場,微軟公司依然是業(yè)界的執(zhí)牛耳者,而消費者手里的錢越來越多,他們對非正版軟件帶來的使用不便卻越來越?jīng)]有耐心了。比爾·蓋茨當年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剿滅盜版,沒有采取殘酷手段把它趕盡殺絕的戰(zhàn)略終于收到了效果。

 

免費試用

 

90年代,當微軟公司在海外市場同盜版軟件進行斗爭的同時,它也在國內和一種新出現(xiàn)的“免費”在競爭。微軟公司盡管成了操作系統(tǒng)軟件市場的執(zhí)牛耳者,但在包括文字處理器和表格處理器在內的應用軟件市場上,它和其他各路諸侯還在拼殺爭奪霸主地位。微軟的競爭對手WordPerfect辦公軟件和蓮花SmartSuite等軟件都推出了極低的震撼價,和新電腦進行“捆綁”銷售。這些公司希望個人電腦用戶能夠使用和電腦捆綁銷售的軟件,在學習和處理文檔的過程中在軟件上投入了時間,當他們已經(jīng)離不開這些軟件之后,軟件要升級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購買付費版本了。

競爭對手的這些努力使得微軟的市場擴張步伐放慢了,也讓比爾·蓋茨產(chǎn)生了擔憂,他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微軟推出了適合家用的微軟Works

軟件包,并以10美元的低價銷售給個人電腦制造商。這一產(chǎn)品和競爭對手的報價相近,而且微軟Works的文件和完全版的微軟Office能夠兼容,因此盡管公司并沒有從微軟Works中賺到什么錢,但是卻讓消費者繼續(xù)選用微軟的產(chǎn)品。

隨著電腦用戶的注意力從桌面轉移到了網(wǎng)絡,同樣的網(wǎng)絡再次讓微軟在新的市場中稱雄。微軟的勁敵網(wǎng)景通訊公司(Netscape)發(fā)布了免費的網(wǎng)景瀏覽器(Navigator),這一舉動無異于給這個新興行業(yè)的其他瀏覽器提供商宣判了死刑。不僅如此,網(wǎng)景通訊公司宣稱自己的瀏覽器和網(wǎng)景網(wǎng)絡服務器軟件合用時效果會更佳,網(wǎng)景通訊公司的目標是削減微軟在利潤頗高的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的市場份額。

微軟公司被迫再次采取應對之策,它很快研制出了免費的網(wǎng)絡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并把瀏覽器與每個版本的微軟操作系統(tǒng)捆綁銷售。這一招的確實現(xiàn)了遏制網(wǎng)景公司迅猛增長勢頭的目標,但是微軟公司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十多年來,微軟一直都要因為競爭對手的反壟斷起訴而支付違反競爭法的罰款!皦艛喾鬯闄C”們攻擊微軟公司將一款免費的產(chǎn)品“捆綁”在一款付費產(chǎn)品上。監(jiān)管者們認為,免費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是行業(yè)壟斷者而且用免費排斥競爭對手就不行了。

按照反壟斷理論,因為在用收費產(chǎn)品向免費產(chǎn)品提供補貼方面,在市場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公司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也有人認為占據(jù)壟斷地位的公司在提取壟斷租金),因此這些公司在使用免費策略的時候要更加謹慎。最終,監(jiān)管者宣判微軟公司還是可以繼續(xù)和操作系統(tǒng)一起捆綁銷售瀏覽器和其他支持軟件,代價是微軟需要支付數(shù)億美元之巨的罰款、訴訟費用以及對公司聲譽帶來的損失。

 

來自企鵝的攻擊

 

另一種免費的軟件就是開源軟件,盡管并非一直是叫這個名字,但卻是微軟曾與之斗爭了幾十年的老對手。直到1998年,人們可以不收費就使用并做修改的軟件叫做“免費軟件”或“共享軟件”,包括操作系統(tǒng)(各種UNIX操作系統(tǒng))、文字處理器和編程語言。隨著網(wǎng)絡日益成為重要的溝通平臺,UNIX系統(tǒng)的軟件編寫者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聯(lián)絡群體,這個群體變得日益壯大而且合作效率也在逐漸提升。這些編程者創(chuàng)立了特別的許可,從而使得軟件能夠傳播給更多的人并吸引更多人為改善軟件做出貢獻。免費軟件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網(wǎng)景通訊公司1998年決定免費發(fā)布網(wǎng)景瀏覽器代碼的做法是免費軟件主流運動中的一個亮點。1998年底,在美國科技出版商蒂姆·奧雷利組織召開的會議上,與會者對于使用“開源軟件”達成了共識。使用“開源軟件”的一個最大好處就是沒有用到“免費”一詞,因為免費一詞在英文中的另一個含義“自由”被理查德·斯托曼濫用了,這位叛逆的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家創(chuàng)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為的是推動自己所支持的反資本主義運動。

1998年參會的包括Linux之父、年僅29歲的李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199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學習的李納斯?托瓦茲開始研究編寫簡化的UNIX操作系統(tǒng),李納斯?托瓦茲把它命名為Linux系統(tǒng)。李納斯?托瓦茲不僅編寫出了很好的代碼,而且為人隨和、富有組織能力,更重要的是網(wǎng)絡日益成為了國際合作的一個工具,Linux系統(tǒng)馬上就躥紅了(看來軟件專家們害怕微軟壟斷地位和大多數(shù)專家反微軟的情緒并不一定有害)。

當?shù)倌贰W雷利組織召開這次會議時,Linux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公認的新一代軟件中的佼佼者了。Linux系統(tǒng)代表著一種功能強大、受歡迎的編碼,它允許任何人使用和改變這種編碼,并把編碼修改內容免費地公布于眾。任何人如果想要出售這一軟件也可以,不過他們不能把軟件只據(jù)為己有。

起初,Linux系統(tǒng)主要是和其他版本的UNIX操作系統(tǒng)競爭,這些UNIX操作系統(tǒng)包括免費版本以及太陽計算機系統(tǒng)公司(Sun)IBM公司的付費版本。然而,因為Linux系統(tǒng)卓越的技術性能和綜合軟件專家免費貢獻才智的出色能力,使得Linux系統(tǒng)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軟公司此時才留意到Linux系統(tǒng)的重要性,當時微軟還心滿意足地坐擁數(shù)億美元的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軟件市場。

在我采訪微軟高層是如何想辦法成功應對開源軟件時,他們的回答中有一點是讓我感到很詫異的,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jīng)很晚了。盡管Linux系統(tǒng)從出現(xiàn)時微軟公司就已經(jīng)注意到了,但微軟的市場部從90年代后期開始就一直在奚落Linux系統(tǒng),微軟內部人士認為Linux系統(tǒng)只是個無足重輕的小軟件而已,根本不值得微軟為之調整商業(yè)戰(zhàn)略。不過,微軟公司在20029月召開了Linux全球大會,這是項目經(jīng)理彼得·休斯頓提出的“正視Linux”戰(zhàn)略的開始。

作為比照,這次會議比李納斯?托瓦茲開始研究Linux要晚了10年,比蒂姆·奧雷利組織的開源軟件峰會也晚了4年,比生產(chǎn)Linux軟件的VA Linux公司和紅帽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后股價瘋漲引發(fā)的“Linux泡沫”也晚了3年。到了2002年,盡管微軟公司占據(jù)了網(wǎng)站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市場的半壁江山,Linux系統(tǒng)也占據(jù)了25%的市場份額。

為什么微軟花了這么長時間才做出反應并有后面發(fā)生的一切?我們最好是通過心理學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的“悲痛五階段”理論來解釋。

 

階段一:否認

 

Linux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最初10年,微軟高管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多數(shù)高管希望這款免費的操作系統(tǒng)能像大多數(shù)其他免費軟件一樣悄無聲息地消失,或是影響力有限。即便Linux系統(tǒng)不會完全消失,微軟高管也希望受它吸引的是原來就使用UNIX系統(tǒng)的人,而非微軟操作系統(tǒng)的客戶。這種想法其實也并不能讓人感到稱心如意,因為這些使用UNIX系統(tǒng)的使用者也是微軟公司想要爭取的客戶,但至少比同生產(chǎn)Linux系統(tǒng)的公司發(fā)生直接競爭要好。不過,最讓微軟的經(jīng)理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么消費者們寧可忍受操作中會產(chǎn)生的煩惱也要使用免費軟件,而不是選用由專業(yè)人士編寫的軟件?

但是消費者們卻很青睞Linux系統(tǒng),尤其是他們建立了越來越大的數(shù)據(jù)中心來支持快速發(fā)展的網(wǎng)絡世界需求。維護一個Linux服務器要比維護同樣的一個微軟服務器要麻煩,但是如果你要使用數(shù)十萬個服務器的話,了解Linux系統(tǒng)的秘訣之后你就能在日后省下一大筆開銷。到2003年底,Linux系統(tǒng)在網(wǎng)絡服務器市場中的份額已經(jīng)上升到了接近三分之一強。扼制Linux系統(tǒng)上升勢頭的一個辦法就是和它的價格一樣富有競爭力,也就是零價格,不過這對于微軟的高管們而言實在太恐怖了,簡直不敢想象。因此,微軟主要就是采取了在背后詆毀Linux系統(tǒng)的招數(shù)。

在微軟公司內部,一些工程師已經(jīng)發(fā)出了警告,Linux系統(tǒng)對于微軟的核心業(yè)務模式是一種長期威脅,并建議微軟采取更有力的應對之策。1998年,微軟的一位工程師在內部郵件系統(tǒng)群發(fā)了一份備忘錄,把開源軟件描述成“對微軟的收入和平臺都造成了直接威脅”。這份備忘錄后來從公司中泄露了出來,在網(wǎng)絡上傳播,人們把它稱為“鬼節(jié)備忘錄”(既是因為這份備忘錄泄露的時間,也是因為讓人心慌的內容)。這份備忘錄還警告說“開源軟件免費的信息交換具有微軟付費使用版本軟件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對于軟件研發(fā)人員的思維觀念會造成長期的沖擊”。

但是,微軟在公開場合的表態(tài)和工程師們的想法則很不一樣。199812月的一篇新聞報道指出:“微軟的高管不屑一顧地把開源軟件貶斥為騙局,微軟的一位營銷經(jīng)理艾德·馬斯說:‘未來復雜的項目需要大型團隊的大量資金投入,這可不是羅賓漢和他在謝伍德森林里的游兵散勇們擅長做的!

 

階段二:憤怒

      

一旦形勢變得明朗了,Linux系統(tǒng)不僅能夠存活下去,而且還能和微軟的產(chǎn)品平起平坐了,微軟對Linux系統(tǒng)的情緒就變成了憤怒。微軟的銷售人員告訴搖擺不定的消費者說:“盡管Linux系統(tǒng)是免費的,但就像免費送你一條小狗一樣。”但是,你還要照顧這只狗一輩子,給它買狗糧,給它擦干凈糞便,每天還要兩次帶它遛彎,這種比喻讓有些想選用Linux系統(tǒng)的用戶嚇得不敢越雷池半步。

微軟決定用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對Linux系統(tǒng)進行攻擊,其中的一個關鍵說法就是“擁有者的總使用成本”。微軟表示,軟件的成本并非僅僅只是第一次的購買成本,還有后期的維護成本。微軟指出,Linux系統(tǒng)更難維護,因此那些受騙上當使用了Linux系統(tǒng)的人得求一大堆軟件編程師和IT精英來維修癱瘓不動的機器。

199910月,微軟開始真刀真槍地對Linux系統(tǒng)發(fā)起了攻擊,它在網(wǎng)站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Linux五個不為人所知的秘密”的文章。文章列舉了Linux系統(tǒng)的技術缺陷,并得出結論說Linux系統(tǒng)的性能比不上微軟的產(chǎn)品,Linux系統(tǒng)所謂的免費并非真的不花錢,“Linux系統(tǒng)管理員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最先進的Linux內容,并決定該做點什么”。這篇文章警告說:“Linux群體會跟你大談特談Linux的免費或是低價有多么好。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消費者要明白版權費只是總決策過程成本的一小部分!

然而,微軟的這種攻擊并沒有收到效果。這種沒有證據(jù)的指責在消費者看來,更加體現(xiàn)了微軟的恐懼、不確定和彷徨。Linux系統(tǒng)、Apache網(wǎng)絡服務器、MySQL數(shù)據(jù)庫、Perl Python腳本語言等其他開源軟件的發(fā)展勢頭都很好。200211月,一個感到灰心喪氣的微軟視窗項目經(jīng)理給微軟的公關部寫了一份備忘錄:“對于政府以及其他主要社會機構想要選擇開源軟件而非微軟產(chǎn)品的想法,媒體上已經(jīng)有很多報道了,對于這些報道微軟應該采取更積極有效的應對之策……我們必需要做好應對的準備……當政府等大型機構在考慮或初步嘗試使用這些技術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快速用事實反擊那種認為大型機構已經(jīng)在使用Linux系統(tǒng)的觀念!

 

階段三:商討

 

隨著2002年微軟舉辦的Linux全球大會召開,微軟顯然需要拿出新的策略。IBM公司早已設立了Linux部,并安排工程師們編寫Linux程序。該到了微軟公司拋棄那些冷嘲熱諷并正視現(xiàn)實的時候了:Linux并沒有消失,而消費者對于微軟攻擊Linux產(chǎn)生的不滿態(tài)度正是原因之一。微軟公司內部負責和Linux競爭的團隊負責人休斯敦說:“我們意識到,如果想要別人能正視我們,那么說話做事就需要剔除情感因素。實際上,我們所說的一切都讓自己陷得更深了,而讓競爭對手感到高興!

Linux全球大會上,微軟公司的代表都穿著寫有“讓我們來商談”的T恤衫。

在這次會議之后,休斯敦明白了微軟的攻訐為什么沒有追隨者,他說:“我們需要證明自己的觀點,那就是Linux系統(tǒng)擁有者的總使用成本更高!彼袊H數(shù)據(jù)集團旗下的IDC咨詢公司進行了一項研究,如果考慮所有者的總使用成本,微軟Windows視窗系統(tǒng)是否真的比Linux要好。最后的研究報告顯示是微軟勝出,但是微軟的高管們也感到很矛盾,不知道是不是該采用這份報告。因為微軟一直以來都宣稱同樣的觀點而拿不出足夠的證據(jù),拿出這份報告就能改變大家的看法嗎?

也許確實不能,不過這份報告也給微軟贏得了一席之地。消費者意識到,也許微軟并不是在羅織罪名,Linux系統(tǒng)確實要比看起來更加復雜、維護成本也更高。與此同時,微軟也決定進入透明化的戰(zhàn)場,它宣布了一個“共享資源”的項目,政府客戶可以看到隱藏在Windows視窗系統(tǒng)和其他微軟產(chǎn)品下面的代碼。如果開源代碼的一個吸引人之處是透明化的話,那么微軟公司也可以提供這種透明化,不過前提是客戶宣布將保密并不會泄露代碼。幾個政府客戶參與了“共享資源”項目的全過程,但是這在一個Linux時代沒有掀起任何波瀾,現(xiàn)在是時候采取更激進的做法了。

 

階段四:絕望

 

2003年下半年時,微軟走的一步棋讓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它挖來了IBM公司成功運營Linux戰(zhàn)略的比爾·希爾夫(Bill Hilf)。在聘用比爾·希爾夫的過程中,微軟的首席執(zhí)行官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mer)對希爾夫說:“我們對免費必須要有個交代!蔽④浌镜侥壳盀橹顾冻龅呐Χ紱]能遏制免費軟件的勢頭,而當比爾·希爾夫來到微軟并同這里的工程師交流后才知道是為什么了。比爾·希爾夫說:“在我同微軟工程師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于開源軟件的工作原理顯然不了解,他們對開源軟件的誤解很深,他們只是把它當作一種威脅來看待!

       微軟的工程師對開源軟件誤解這么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的律師不允許他們接觸它。Linux和近似開源軟件所使用的授權方式叫做通用公共許可證(GPL,它需要開源軟件其他的“后續(xù)工作”都要能夠做到開源。微軟公司的律師們把它當成毒刺,認為任何接觸它的微軟工程師都有可能在工作時不小心把Windows視窗設計成開源系統(tǒng)了。

       因此,當比爾·希爾夫想要在微軟建立一個開源實驗室時,大家都把它當作了一個可怖的生化武器試驗室。這個實驗室設在了一個老庫房的角落,并把網(wǎng)線接進了實驗室。在那之后,比爾·希爾夫就只能孤軍奮戰(zhàn)了,連一點經(jīng)費都沒有。他只能使用二手電腦,并發(fā)起了一個“幫助比爾”的求援行動想要得到一些別人閑置不用的設備。任何從事開源實驗室工作的人都不能接觸微軟的其他項目,理由是擔心會傳播通用公共許可證“病毒”!段餮艌D郵訊報》(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把他稱作“微軟公司里最寂寞的人!

 

       第五階段:接納

 

       如今,比爾·希爾夫的實驗室里擺滿了正在作業(yè)的高端新服務器,他有獨立的經(jīng)費而且還有一組軟件工程師在為他的開源軟件項目服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改變?理由是實用主義至上。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對于Linux 投入了最大的努力,微軟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剛剛走強,現(xiàn)在是到了微軟正視現(xiàn)實的時候了。微軟現(xiàn)在的立場是“和免費共生”,也就是要確保微軟的軟件和開源軟件能互相不沖突。微軟的工程師們繞過了律師們的恐懼,提出了一些“補丁”,而非研發(fā)核心的開源軟件代碼。

       市場份額能說明問題。在服務器市場,微軟依然占據(jù)了最大的市場份額,而Linux的市場份額只是在20%左右徘徊。在桌面操作系統(tǒng)和辦公軟件等市場上,微軟的市場份額依然接近80%。市場決定了可以有三種不同模式的軟件存在,它們是完全免費的、購買免費但需要得到付費支持的、性能很好的但一切都需要付費的軟件。

剛起步的一些網(wǎng)站和對價格敏感的個人往往選擇免費的開源軟件,這些軟件的性能在變得越來越好。然而,大公司更注重把風險降低到最低點,因而它們愿意選用收費的微軟軟件或是紅帽公司等Linux系統(tǒng)提供商的服務。這些公司知道,他們向軟件公司開出了一張支票,就同時得到了一份合約,有了這份合約,這些公司就會得到“高水準服務的保證”。也就是說,如果軟件出了故障,那么你就可以撥打某個維修電話了。

       如今,開源軟件和非開源軟件都代表著巨大的市場。從總營業(yè)收入來計算,微軟都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開源軟件競爭對手。但是,從用戶數(shù)目來計算,兩者之間的距離相差得并不大。例如,火狐瀏覽器就在不斷侵蝕微軟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經(jīng)占據(jù)了30%的市場份額),該瀏覽器開發(fā)商莫茲拉公司的收入完全就是依靠谷歌公司的廣告收入分成,當人們使用火狐瀏覽器搜索內容的時候,就會鏈接到谷歌瀏覽器的搜尋結果頁面。莫茲拉公司的員工人數(shù)不到一百人,卻能和微軟瀏覽器的強大工作團隊周旋。這是建立在免費基礎上的另一類生意,瀏覽器也并非要捆綁到收費的操作系統(tǒng)里一起銷售。

       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網(wǎng)站,包括谷歌和亞馬遜都在依靠開源軟件。即便在一些經(jīng)營方式最陳舊的公司里,Java或是PHP這樣的腳本語言都已經(jīng)滲透進了。這是一個免費和付費軟件共存的混合世界。微軟過去的教訓告訴我們,這種混合世界不僅有可能存在,而且可能發(fā)展得很好,因為一道菜品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口味。

 

       案例二:雅虎 Vs. 谷歌

 

       200441,谷歌公司發(fā)布了一篇新聞稿,宣稱自己將推出新的網(wǎng)絡郵箱Gmail服務。因為谷歌公司向來都喜歡在愚人節(jié)這天發(fā)表玩笑性質的假新聞,因此有人質疑這消息是否屬實。

但是位于谷歌公司總部南邊六英里的雅虎公司總部,那里的員工則認為谷歌發(fā)布的消息是千真萬確的。雅虎高管們幾年前就預料到這一天會到來的,因為他們得悉谷歌公司將推出自己的郵箱服務,并注冊了gmail?.com網(wǎng)站。

雅虎無疑是最大的電子郵箱提供商,其用戶總數(shù)超過12 500萬人。這是很好的一項生意,大多數(shù)用戶使用的是雅虎的免費郵箱,總容量為10MB。如果人們想要更大的郵箱,那么就可以申請總容量為25MB或是100MB的付費版本,這些付費郵箱還可以免除廣告的侵擾。雅虎的生意很賺錢,而它相較于對手微軟和美國在線的領先優(yōu)勢也在逐漸擴大。

但是,2004年初,谷歌有意進入郵件市場的傳言讓雅虎的高管就夜不能寐了。這倒不是谷歌對所有接觸的業(yè)務都有點石成金的能力,而是有傳言說谷歌將推出1G的免費郵箱,容量達到了雅虎現(xiàn)在免費郵箱容量的100倍。

雅虎的高管丹·羅森維格(Dan Rosensweig)、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和中山戴夫(Dave Nakayama)趕緊聚在一起商量對策。雅虎必須要采取對策,因為谷歌的風頭很勁,如果有這個打算的話,會一下子搶走雅虎很大的一塊市場。如果Gmail郵箱真要提供1G的免費儲存空間的話,那么雅虎想要比肩的話,對公司而言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雅虎所遇到的問題也是免費世界里的經(jīng)典困境。新加入網(wǎng)絡競爭的公司總比早先進入的公司更有優(yōu)勢。一方面,早先進入的公司有固定的收入流,因此害怕新的業(yè)務模式會影響原先的客戶。另一方面,因為雅虎這樣的公司客戶數(shù)目更多,因此如果要給上億的用戶提供和Gmail一樣的服務,資金投入將是一個天量數(shù)字。

谷歌提供電子郵箱服務之處還沒有用戶,因此它即便提供1G的免費郵箱儲存量,也不用馬上兌現(xiàn),幾臺服務器就可以應付最初幾千用戶的需求了(實際上,谷歌在第一年提供的郵箱需要用戶經(jīng)由別人介紹才能申請到,這也就確保了它無需購買大量的硬件設備就能滿足最初的需求)。雅虎則不同了,它有上億的用戶,如果它也提供和谷歌一樣的服務,那就需要買下滿滿一倉庫的服務器才能滿足儲存郵件的需要。

雅虎的高管考慮得越多,就覺得形勢越嚴峻。那些使用雅虎100MB的付費郵箱的用戶給公司帶來的并非廣告而是直接收入,如果他們能從Gmail那里得到10倍大的免費郵箱之后,會不會另投新歡?郵箱用戶們會不會濫用擴容后的郵箱,把很大的郵箱當成是個免費倉庫?更糟糕的是,雅虎高管覺得自己很難和谷歌的郵箱媲美,如果要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就要提供比谷歌更大的郵箱容量才行。

雅虎的高管頭腦中浮現(xiàn)出了一棟裝滿了旋轉圓盤(最昂貴的儲存器)的房間,不論是硬件購置費用還是電力成本,都是為了反擊谷歌的那篇新聞稿。雅虎的高管越想越焦慮,也覺得心里很不平衡,但是他們還有什么別的選擇呢?

布拉德·加林豪斯和中山戴夫兩個人就好好算了一筆賬,會議室的白板上畫滿了各種圖表。他們計算了存儲器的成本,還好這項成本在不斷降低;他們還計算了對存儲器的預期需求量,這呈現(xiàn)出了一個經(jīng)典的長尾曲線,少數(shù)用戶會消耗大量的存儲容量,而大多數(shù)人只需要消耗一點存儲容量就夠了。但是,這一點過多久會變化呢?如果人們覺得沒有必要刪郵件,那么當他們最近看完郵件之后會養(yǎng)成習慣把郵件刪了嗎?

雅虎的高管還討論了該如何把不同的郵件放置在不同的存儲器上,有的存儲器運行速度比較快,有些比較慢,有些則更慢。也許雅虎可以把日期比較久遠的郵件儲存在便宜、反應速度比較慢的存儲器上,只把那些比較新的郵件儲存在價格更高、反應速度更快的存儲器上,這樣郵箱用戶就能很快地查閱近期郵件。然而,要把郵件進行這樣劃分的話,就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軟件架構,這或許就需要更高的成本并冒更大的風險。

雅虎的高管最后還不得不考慮公司的收入問題。雅虎郵箱不僅能給公司增加廣告收入,帶來收費郵箱用戶,還能給雅虎網(wǎng)站其他服務帶來更多忠實的客戶。當雅虎郵箱用戶從郵件界面進入到雅虎網(wǎng)站主頁,或是瀏覽金融和新聞等內容時,公司賺到了很多錢。雅虎承受不起郵箱用戶減少的損失,因為這些用戶對于雅虎網(wǎng)站其他的生意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每個隨著廣告數(shù)目的增多,每個用戶的價值也在提升 (參閱第...頁的圖表  請編輯老師最后加入頁碼)。

隨著2004年的到來,事態(tài)也變得越來越明顯,谷歌確實會發(fā)布自己的Gmail郵箱服務,雅虎也需要做好應對的準備。當年41日,Gmail郵箱面世了,而且情況正如雅虎所擔心得那樣,Gmail郵箱將為使用者提供1G的免費空間。作為應對之舉,時任雅虎首席運營官的丹·羅森維格大筆一揮,批準公司購買了價值數(shù)千萬美元的服務器和存儲設備。515,在一次行業(yè)分析師參加的會議上,雅虎宣布給郵箱用戶提供的免費存儲量馬上將從10MB提高到100MB,而且以后容量還會擴大到更多,而付費得到100MB的用戶將得到退款。到了當年底,雅虎的郵箱容量已經(jīng)和Gmail1G免費空間持平了。到了2007年,雅虎更上一層樓,宣布用戶可以免費得到容量上不封頂?shù)暮A苦]箱(而在同期,Gmail郵箱的容量只是在逐漸增大,現(xiàn)在的免費空間只有8G)。

       在雅虎推出了郵箱新服務之后,事態(tài)的發(fā)展也讓雅虎高管們感到驚奇。雅虎的付費用戶并沒有成群地離開雅虎,他們覺得還是有一些功能值得掏腰包的,例如付費的郵箱沒有廣告郵件的騷擾。那些沒有新續(xù)約的收費郵箱用戶也并沒有馬上就離開雅虎,因為他們是按年和雅虎簽訂的合同。人們的郵箱使用習慣并不會一夜之間就發(fā)生巨變,而且他們依然看完郵件后會刪除,所以儲藏量增長的勢頭并沒有雅虎高管擔心得那么恐怖。

       中山戴夫的團隊編制出了能夠抓住濫用郵箱者和散發(fā)垃圾郵件者。所謂容量上不封頂?shù)暮A苦]箱也是雅虎能夠控制的。你可以把自己想要的郵件加入到雅虎郵箱,但是如果你上載速度過快的話,雅虎就會發(fā)現(xiàn),這就是濫用郵箱的一個表現(xiàn)。正如中山戴夫所說的那樣:“你想把車開到多遠就開多遠,但是你不能想開多快就多快!边@句話的意思是說雅虎能夠以很慢的速度來增加存儲器容量,雅虎能等得越久,那么存儲器就會變得更加便宜。

       雅虎的策略最后收到了效果,它依舊保持著電子郵箱市場領頭羊的地位,而Gmail只是用戶數(shù)遠遠落后的季軍。電子郵箱并沒有成為雅虎看不見底的一個銷金窟,而是繼續(xù)給公司帶來了盈利。它和谷歌的免費郵箱展開了對攻,而且變得比谷歌郵箱更加實惠,并首先實現(xiàn)了各大網(wǎng)站最終必定要承諾的海量郵箱服務。雅虎干脆把服務優(yōu)惠到底,而這一招也收到了效果。

       不過,谷歌的發(fā)展并沒有劃上句號。實際上,谷歌正在開始新的征程,它用免費來打入每一塊新市場并和競爭對手展開廝殺。在這些新市場上,軟件和信息經(jīng)濟推翻了原有的經(jīng)營模式并創(chuàng)立了全新的模式。


[1] Linux 的標志是一只小企鵝!g者注

  相關稿件
· 當當網(wǎng)經(jīng)濟類圖書周排行榜[10-12] 2009-10-12
· [書摘]從電池大王到車王 2009-10-12
· 五大書畫稀珍亮相北京中貿拍賣會 2009-10-09
· 當當網(wǎng)經(jīng)管類圖書周排行榜[09-28] 2009-09-28
· [書摘]“十八羅漢”創(chuàng)業(yè)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