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層密集調研,總理坦言,宏觀調控面臨“兩難”,中國經濟究竟正在面對怎樣的難題?又如何在“兩難”境況下尋求突破?《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皟呻y”這是溫家寶總理最近關于當前宏觀調控形勢的一個描述,溫總理所說的“兩難”,到底是怎樣的困難?在經歷了特別困難的2009年之后,又開始回升的中國經濟,又會不會面臨再一次探底的風險呢?
今天我們現場的兩位評論員是馬光遠,以及我們的特邀評論員,來自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的張燕生所長。同時我們也歡迎電視機前各位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或者加入號碼是123456789的QQ來發(fā)表您的觀點,稍候的節(jié)目當中我們將給予關注。
首先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的“兩難”溫總理究竟是怎么說的?
中國經濟形勢面臨“兩難”,決策層密集調研把脈決策中國經濟。
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湖南長沙考察,這是即6月25上午主持召開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之后,溫總理的又一次實地調研。7月3日上午,溫家寶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湖北、湖南、廣東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特別強調,當前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嚴重性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都超過了人們的預期,我們不僅要大力解決那些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同時又要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的緊迫性問題。溫家寶還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是好的,但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極為復雜,必須堅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此外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近日也先后就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推進國有經濟結構調整進行實地調研。
在中央密集調研的同時,國內不少經濟學者發(fā)表了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學者普遍認為,我國宏觀經濟的“兩難”選擇,主要是經濟刺激政策如何進退?具體來講,如何平衡房地產調控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資源價格改革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壓力如何協(xié)調,外貿出口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之間的兩難等,如何在眾多的“兩難”矛盾中解讀出中國經濟的大勢前景,公眾期待著答案。
主持人:大家看到中央領導在一連串的實地調研之后,提到目前我們的宏觀調控其實是面臨著“兩難”的局面,那么這“兩難”到底難在什么方面?我們聽一聽兩位評論員的看法。
馬光遠:溫總理在講的這個“兩難”的命題的時候,我們看到有這么一個背景,也就是說從5月份以來,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的一些指標,那么改變了一季度的那么處在高位運行的這么一個狀態(tài),一些指標出現了一些下滑。
主持人:什么樣的指標特別的明顯?
馬光遠:比如說規(guī)模以上的工業(yè)增加值出現一些下滑,那么再一個我們看到,這個制造業(yè)經濟采購指數也出現下滑,特別是我們看到發(fā)電量,還有運輸業(yè)的這些指數也出現了一些下滑,當然股市已經成為全球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個股市,那么再加上我們看到外部的一些因素,那么歐元整個危機現在還處于一個非常不明朗的情況下,那么在這么一種情況下,我們看到這個總理,那么一方面6月底的時候我們看到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那么對整個經濟形勢做了一個判斷,做了一個分析。這個判斷我們看到總理的正常表述這樣的,是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也就是說意味著什么呢,我們以前“兩難”的問題一直是存在的,就國內來看的話。
主持人:它不是一個新的現象。
馬光遠:對,不是一個新問題,而僅僅是增多了,因為外在的因素復雜性超過了我們以前的預期;那么第二點,溫總理講“難”,并不是就“難”字做文章,他是在穩(wěn)定一個預期,在鼓舞信心。他整個的態(tài)度應該是說肯定我們目前的經濟增長的形勢,但同時我們要對困難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有一個基本的把握,不可掉以輕心。
主持人:張所長,我想知道一下您的分析,在總理得出這個判斷的背后,到底是哪些現象使他做出了這樣的一個判斷?
張燕生:我想他主要是三對,有三對矛盾吧,一對矛盾,那么確實從中國來講,也就是面臨著從危機管理到常態(tài)管理的這么一個整個宏觀調控政策組合的一個調整,這個調整中間它就面臨著一個很大的風險,也就是我們在調控的時候呢,是軟著陸呢,還是會出現硬著陸?我覺得這是一個矛盾。因為我們大家知道這次的金融危機,也就是中國應當講從去年的二三月份,就從這場危機的外部沖擊下就已經服輸,那么到了一季度我們GDP已經11.9了,應當講中國是在這場危機被很多的國際人士稱為是這場危機的受益者。
主持人:就在這個波及的國度當中,我們的經濟恢復狀況是好的。
張燕生:是最好的。第二個矛盾我個人想,就是“兩難”,也就是我們現在我們的宏觀調控在自主的調整,對吧,我們都是根據我們國內發(fā)展的情況來調房地產,來調我們的這個地方的政府的財務狀況,來調整個的宏觀經濟的結構,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間呢,就有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可預見性的風險,就是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會不會把全球拖入第二波,第二次探底,那么這個實際上對中國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第三個,實際上我就覺得它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短期的增長,和中期的結構調整,和長期的改革,也就是這幾個矛盾呢,它分別是短期、中期和長期,那么在今年宏觀調控怎么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也包括管理這種通脹預期,所以說這里頭呢,就是說我們說宏觀調控是藝術,稍加不慎呢,它可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一些沖擊和不確定性的影響。
主持人: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個“兩難”的問題增多的局面之下,這樣的一個藝術更需要被淋漓盡致的加以來發(fā)揮,那我們電視機前的觀眾對于溫總理所提到的宏觀調控過程當中的“兩難”問題增多,會有著什么樣的一些感觸呢?我們現在馬上就來聽一聽他們的聲音,我們也請導播將我們網友的信號切進我們節(jié)目的現場,這位網友,你好。
網友: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你好,歡迎你加入我們節(jié)目現場的討論,今天我們關注的是溫總理提到的宏觀調控過程當中“兩難”問題的增多,對這樣一個現象你自己在生活當中有一些感覺嗎?
網友:有的,我們2006年的時候,我們高中的時候,房地產就已經紅紅火火了,那時候差不多大盤6000多點,到現在的2000多點,一下跌了很多,因為這幾年中國房地產一直特別特別火,百姓也聊得火辣辣的,房地產商炒得火辣辣的,政府也高興的火辣辣的,也就是前一段時間二套機制出來之后呢,聽說樓市似乎是降溫了,但是這個降溫我看房價沒有明顯的下跌,而房租不跌反漲,成交量微跌,那么我猜這次房價會不會有一個報復性的上漲呢,所以我非常關注溫總理的這次行動。
主持人:那你擔心什么呢?
網友:我擔心中國它一直走經濟下滑的道路,因為我們是學金融的,我們研究過1992年的日本跟越南的金融危機史,我發(fā)現這中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為1992年的日本當時也是炒房地產炒得非常厲害。
主持人:好,謝謝你參與我們節(jié)目的討論,現在有不少的網友通過網絡傳來了他們自己的一些看法,來,我們一塊來感受一下。
這位叫“黃河之濱”的網友提到,“我們的經濟發(fā)展結構一直就不平衡,希望借助這次經濟危機很好的調整發(fā)展結構,拉動內需,從根本上改變出口型導向經濟,中央政府的領導很辛苦,但我們更需要實質性的進展,我們需要質變,現在到了該鎮(zhèn)痛的時候了,涅盤吧,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持續(xù)發(fā)展”。
再來看一位網友的觀點,他提到,“目前要解決中國經濟的兩難困局,勇氣比信心更重要,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去堅持產業(yè)結構調整,發(fā)展新興產業(yè),哪怕苦3年,咬牙也要挺過去,袪除沉疴,須刮骨療傷!”
確實對于今天的中國經濟來說,一方面我們要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的增長,同時另外一方面呢,我們要解決長期的結構性的一些問題,那么今天的中國經濟發(fā)展到底面臨著什么樣一些局面?我們一塊來梳理一下。
“復雜之年”,這是眾多媒體盤點上半年經濟形勢時頻頻提及的一個關鍵詞。
2010年,盡管開局良好,但在后危機時代和經濟結構轉型期,兩大背景下的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著種種考驗。據統(tǒng)計,今年前五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7%,出口增長33.2%,增勢強勁。
《人民日報》刊發(fā)文章引述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的觀點認為,我國經濟運行高位回調,但仍在正常水平之上,預計全年將增長9.5%左右,不會出現二次探底,但同時最新公布的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6月份連續(xù)第二個月出現回落,房地產投資增長率和房價依然在高位徘徊,市場毅然處于觀望期,有人提出擔憂,如果歐洲債務危機,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節(jié)能減排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疊加碰頭,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就會明顯增大。
根據經濟學家的梳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六大“兩難”問題,人民幣升值若過快,會面臨出口惡化,就業(yè)困難,不升值又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既要增強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也不能再走過去一味擴大出口的老路,要提高勞動者的收入,但相應的企業(yè)成本也會增加,房地產調控不可半途而廢,但房地產大萎縮也對經濟不利,節(jié)能減排要上調資源價格,但當前物價需要控制,宏觀政策退得過早,有二次探底的風險,退得太晚又會加大通脹壓力。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分析說,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由政策支撐的回升向市場驅動的可持續(xù)增長的交替過程中,這段交替期非常關鍵。
對不同的市場信號該如何解讀?經濟是否有二次探底的風險?宏觀調控政策的節(jié)奏和力度該如何把握?爭論還在繼續(xù)。
主持人:在剛才的這個短片當中,我們看到了經濟發(fā)展所面臨的一系列的不確定的因素,也許這些因素集合在一塊兒就是我們所面臨的“兩難”的一些抉擇,在剛才這個短片當中還有一個關鍵詞屢次被提及那就是“經濟的再次探底”,其實大家都很關心,當全球經濟現在還在低谷徘徊的這一刻,中國經濟會不會再次的探底?這是大家的擔心。
馬光遠:我看到這個7月4號的時候英國《泰晤士報》有一個文章,文章的標題是“要擔心的事情很多,但不會二次探底”。它里邊表達了一個非常核心的觀點,是這樣的,它講被閃電擊中兩次的概率低,中國增長減速很正常,這個表達一個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第一個是全球經濟剛剛經歷了“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以后,那么事實上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由于歐元危機本身再導致經濟走向下滑的可能不大,這是對全球經濟的一個預測;那么第二個是對中國經濟本身它界定成一個減速,我覺得這個界定非常準確,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這種相對于一季度整個經濟一些指標一些下滑本身是在放緩,但是增長仍然在繼續(xù),并不是講的衰退、滑坡、探底,跟這些沒有多大的關系,那么再一個從三駕馬車的指標來看的話,無論是投資也好,還是這個進出口,還是內需也好,整個指標非常好,我們看一下前五個月的時候固定資產增長25.9%,那么這個增長的放緩是我們宏觀調控有意放緩的一個結果,而是我們調控的一個目標,第二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8.7%,基本上跟去年這個時候持平,那么再一個進出口33.2%,增長非常強勁,那么在這么一個指標下,一季度我們的增長達到了11.9%,二季度即使有些指標放緩,但是估計仍然在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說中國經濟出現探底,出現二次探底這個在事實上我認為根本不存在。
主持人:其實在您的觀點當中,我覺得您一直強調,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來說,增長就是我們的主旋律,但是現在大家關注的是因為受到了現在的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全球的經濟現在處于低迷的狀態(tài)之下,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到底大不大?大到什么樣的程度?會不會大到二次探底?張所長您的看法?
張燕生:我的認為是不會。原因很簡單,也就是說現在就是說即使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產生了重大影響,實際上來講,從中國經濟來講,我們去年進出口拖累我們GDP3.9個點,今年的一季度拖累我們1.2個點,也就是我們會發(fā)現,在全球縮水的情況下,其實從我們國家目前的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是放在穩(wěn)出口的同時,也就是要擴大內需,擴大國內消費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說如果中國經濟就是在擴大內需和穩(wěn)定外需之間,以及在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外貿增長方式在這個方面,我們能夠做更多的工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中國經濟不但不會二次探底,而且中國經濟今年全年的增長形勢應當是不錯的。
主持人:兩位評論員都給了我們很多的信心,那么在未來我們中國經濟發(fā)展如何能夠突破“兩難”的局面?稍候的節(jié)目繼續(xù)我們的評論。
既要保增長,又要調結構,“兩難”的困局究竟如何破解?《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各位回到節(jié)目現場,在今天的《今日觀察》節(jié)目當中,我們和各位關注的是中國經濟如何來突破兩難的局面,我們來看看網友剛剛傳來的這兩幅漫畫,第一幅漫畫有一個很顯著的時間,2010,我們中國經濟這駕,這不是馬車了,我們很習慣說這駕馬車,現在應該說這駕牛車正在往前走,這個漫畫反映出了什么樣的一個問題?
馬光遠:我們看到這是一個指路牌,那么上半年,我們把上一個牌子看成上半年中國經濟是一個感嘆號,也就是說沒有大的問題,那么下半年怎么辦,這個牛車給我們給出一個答案,中國經濟仍然是一頭牛在拉,也就是說總體來看,還是一個牛市,當然會走得慢一點,慢一點有它的好處,會更加平穩(wěn)一點,會更加關注結構性的問題。
主持人:但是不改它的牛氣沖天的這個底氣。 馬光遠:對。
主持人:好,再來看看第二幅漫畫,這個上面非常有趣,似乎有一個人正在比出一個勝利者的手勢。
張燕生:我個人想這幅漫畫我可能會做一點小的修改,也就是說這個漫畫呢,實際上人們在擔心中國經濟會不會出現二次探底,那么我的回答是不會,那么不會的話這幅漫畫應該畫成什么樣子呢?也就是說我們說第二個往下講的這個部分的“V”,第二個應該倒過來,應該變成一個斜率比較平緩的繼續(xù)向上的一個這么一個增長的態(tài)勢。
主持人:一個上坡的坡道。 張燕生:上坡的坡道。
主持人:所以把這兩個“V”,我們要把它拆開來,另外一個把它倒過來,這是你理解當中的中國經濟的走向。
張燕生:對。
主持人:剛才這兩副漫畫可能真的就描繪出了現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當中的不確定性,包括了走向上的不確定性,包括了探底一個不確定性。那么對于這樣一個不確定性,媒體都發(fā)表了什么樣一些評論和觀點呢?我們也做了一下梳理一塊來看。
宏觀調控面臨“兩難”媒體有話要說。
新華社以六大“兩難”問題考驗宏觀調控為題,總結了宏觀調控中存在的大難題,文章指出,中國經濟依然面臨異常復雜的形勢,復雜更多的體現在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上,體現在目前的調控并非非此即彼,而是要搞好各種關系的平衡。
《經濟參考報》,以宏觀調控的諸多“兩難”如何化解為題,探討了如何解決宏觀調控“兩難”問題的出路,文章指出從表面上看兩難矛盾增加,大多是今年才涌現出來的新情況,實際上不少問題都是經濟運行矛盾長期積累或轉化的結果,比如產業(yè)結構調整,之所以多年不見成效,與經濟增長方式有很大關系,因為過分注重投資規(guī)模,忽視技術更新,不少傳統(tǒng)產業(yè)長期以來走的是高耗能,低產出的路子,所以要處理好調結構與保增長之間的矛盾,首先得改變現有的主要靠擴大投資來帶動增長的發(fā)展模式,解決宏觀調控“兩難”問題需有所取舍。
《中國經濟時報》發(fā)表的文章分析了,宏觀調控面臨的諸多“兩難”問題,指出,這說明我國宏觀調控體系及方式還不夠完善和成熟,經濟自身還存在許多未被發(fā)現和克服的內升問題,我們不能期望宏觀調控面臨的所有“兩難”問題,能夠被一個或一組有效的措施,在短期內解決,只能適時地對宏觀調控對象、目標、措施等進行相應的取舍和調整。
《新京報》的評論文章指出,“兩難”考驗調控政策持續(xù)性不可否認,但在復雜多變卻有可能惡化的外部環(huán)境之下,這些調控政策能否保持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將是調控成敗的關鍵。以樓市調控為例,當前市場仍在僵持之中,市場的僵持體現了“兩難”問題在增多,也是對政策的考驗。
主持人:剛才的各家媒體都聚焦在了宏觀調控過程當中諸多的“兩難”問題,事實上我們所關心的是在這樣局面之下,中國經濟如何在“兩難”當中來前行?我來聽聽兩位的分析。
馬光遠:應該來說的話通過我們的分析我們看到,“兩難”其實不是一個問題,也不是一個新問題,如果說中國經濟真的有難題的話,我覺得最大的難題就是在于,我們改變一個什么樣的觀念,讓我們在容忍一定經濟增長的速度下滑的情況下,那么把主要精力放到調整經濟結構,調整促進改革上面來,我覺得這是中國經濟長期以來可能最大最大的難題,沒有任何一個難題比這個大。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無論在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在確定今年的經濟基本走勢的時候,都講到,今年可能是最復雜的一年,那么在復雜的情況下我們既然確定了一個宏觀調控一個基本目標,就是在調結構這么一個總原則,在轉變發(fā)展模式的這么一個總目標情況下,保持經濟一個快速、健康、平穩(wěn)的發(fā)展,那么這個政策的目標,我覺得一定要堅持,不能朝令夕改,不能說我們外邊出現了一點風吹草動,出現了一點復雜性,我們就要放棄既定的調結構的這么一個目標,如果說我們今天放棄,明天放棄,今年放棄,明年再放棄的話,我們什么時候才開始調結構,我們要把我們調結構的這個難題要推到什么時候開始。所以我覺得就政策本身來講的話,我們看到很多的“兩難”,我看到媒體總結的六難、七難,很多的“兩難”事實上唯一的“一難”就是我們怎么樣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真正開始調結構。
主持人:什么時候采取這個動作。 馬光遠:真正開始改變經濟增長模式。
主持人:張所長您覺得要突破現在這樣的兩難局面,我們到底要堅持什么?我們要調整什么?
張燕生:我覺得首先要堅持就是短期的宏觀調控要變得更加的“藝術”。
主持人:你一直強調這個“藝術”。
張燕生:因為這個“藝術”實際上我們會發(fā)現,實際上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的態(tài)勢是不錯的,那么我們的核心問題就是,第一,怎么能夠就是穩(wěn)定預期,因為你會發(fā)現現在看法,不但經濟是“兩難”,而且人的看法是非常非常不同的,怎么能夠叫大家對中國經濟有一個……
主持人:共識。
張燕生:對它的本質有一個看法,能夠有一個共識,說穩(wěn)定預期特別重要,因此這個“藝術”的這個宏觀調控的核心的問題使中國好的基本面能夠軟著陸,軟著陸到更好的增長基礎上,那么中期我覺得調結構呢,我覺得核心的問題確實要解決需求結構的轉變,就是怎么叫老百姓消費,怎么解決老百姓消費的錢從哪兒來?第三個就是產業(yè)結構要轉變,也就是怎么能夠叫現代服務業(yè),人才密集型的這種服務業(yè)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從這些角度來講,中期這些問題,我覺得從今年的下半年開始,要為明年的“十二五”打下一個好的結構轉變的基礎;那么第三個就是說,從長期看就是體制改革,因為我們所有的問題討論完以后,走出“兩難”的根本出路在改革。
主持人:其實就歸結到了這一點上來。 張燕生:改革,對。
主持人:對于當前的這樣一個宏觀調控過程中的“兩難”局面,一些經濟學者和專家也發(fā)表了他們的看法,馬上來看一看這些特約評論員的觀點。
針對當前面臨“兩難”的宏觀調控局面,業(yè)界專家和學者也紛紛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認為,要警惕出現對經濟增速下滑反應過度的情況,他建議要逐步淡出刺激政策,即使有面臨下滑和二次探底的風險,也不能再繼續(xù)刺激,因為如果經濟刺激過度了,反而會導致經濟增速回落,大起的越快,大落的也越快。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表示,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出現一定程度回調,但不會二次探底,相對于一季度較高的同比增速,后幾個季度增速會有所放緩,但這只是經濟增速在高位上的調整。
經濟學家樊綱近日發(fā)表文章提示說,必須注意因經濟過熱而出現的通貨膨脹,以免泡沫破裂引起失業(yè)率上升,根據經濟理論,所有危機都是由泡沫或過熱導致,因此只要能成功防止泡沫,便能防止危機。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認為,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增速有所回調,還有利于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中國應當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靈活的調整政策的力度、節(jié)奏、重點,防止惡化人們的預期,加大經濟下行的壓力。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預測,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會降至8%左右,考慮到政府對目前經濟指標下滑的擔憂,新經濟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來。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騰泰認為,中國經濟有波動,下半年經濟增速有放緩的壓力,但是全年經濟如果保持在9%以上,整體上是健康的,不能叫做二次探底。
主持人:看得出來對于中國經濟下半年的發(fā)展,大家都會有不同預期,包括中外媒體給出的預期也各不相同,在這當中你可以看到樂觀的態(tài)度,謹慎的態(tài)度,甚至是悲觀的態(tài)度,那么今天我們現場的兩位評論員對于中國經濟下半年的發(fā)展趨勢,你們的態(tài)度和觀點是什么?
馬光遠:應該來看的話,從數據上來講的話,中國經濟那么2010年總體形勢,總體應該說是比較好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事實上為我們結構調整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和一個很好的時機,這個時間窗口我覺得我們應該抓住,那么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不可能永遠靠刺激性政策,這樣的“藥”來維持,我們說吃藥是對病人來的,那么中國經濟如果說總體比較健康的話,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藥”不能總是吃,所以我覺得到下半年的時候,那么對于以前刺激性的政策如果要進行退出,那么下一步其他的結構調整的政策如何跟上?改革如何跟上?那么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大難點和推動點。
主持人:張所長您的看法?對下半年經濟的預期。
張燕生:我想只要保持我們政策宏觀政策的連續(xù)性,這樣一來的話,能夠使我們整個宏觀經濟都能夠保持一個平穩(wěn)的增長,那么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