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漫游費到底能不能降下來?
    2007-05-22    記者:崔鵬 汪曉東 馬躍峰    來源:《人民日報》2007-05-22 5版

漫游成本難以準確估算

  據了解,移動通信的基本通話費有三種,分別是本地電話、長途通信以及漫游。在外地撥打或者接聽電話,就會產生漫游費。漫游費收費標準目前是0.8元/分鐘。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舉了一個例子,解釋“漫游”的過程:一個在上海注冊的手機來到北京,就向北京的移動網絡要求服務。北京的網絡看到這個手機號不是自己的,就向上海的網絡詢問;而上海的網絡在自動查詢后,也只需要自動回復即可。此后,這個在北京漫游的上海手機,在撥打北京本地的電話時,與在北京注冊的手機便沒有任何區(qū)別。最后,北京會把一段時期后(或手機離開北京后)的計費信息傳送給上海,作為向用戶收取費用的依據。
  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工程系副教授紀陽說,從技術角度看,漫游成本主要包括:1.位置更新、鑒權授權、路由建立等過程涉及到的幾組信令的交互以及相關的處理。2.計費結算以及相關的成本。
  那么,能否對手機漫游的成本給出一個大致的估算呢?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順頤說:很難。10年前,他們曾做過一個關于通信成本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很難有一個普遍適用的公式來計算通信成本。成本還與運營商的管理水平有關,管理好了,成本自然就低。因此,要準確地算出一次漫游產生了多少成本,在大規(guī)模的通信業(yè)務中是比較困難的。

長途通信成本降了,但漫游費沒怎么降

  信息產業(yè)部舉辦的移動電話國內漫游費上限評估用戶調查顯示,截至5月21日22時30分,有63.82%的受訪者認為,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標準應與本地通話費標準相同,也就是取消漫游費。
  闞凱力教授支持取消漫游費。他說,手機建立漫游的全過程,不過是在漫游地和注冊地之間,傳送幾個由計算機自動生成、比普通電子郵件還簡單的信息,其成本僅僅是為建立漫游而傳送的幾個信息而已。
  但是,紀陽認為,不能拿這種信息交互與電子郵件相類比。他解釋說,互聯(lián)網技術實現(xiàn)的成本要低于電信網。互聯(lián)網業(yè)務,比如電子郵件,可以攜帶大量信息。它對用戶免費,是因為它可以通過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而獲得關注度,然后通過廣告等獲得收益。而漫游所牽涉到的信令,是有實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況且,移動交換機之間需要維護一個專門的七號信令網絡來傳遞和處理這些信息。這種網絡設備的成本需要在通話中進行攤銷。
  張順頤認為,目前手機漫游費是比較高的。漫游費的收費標準是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到上世紀90年代末,因為廣泛采用了先進的光纖通信技術,長途通信成本大大降低。不過,雖然長途通信費用降了,但漫游費用沒怎么降。

如果取消漫游費……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蚌埠醫(yī)學院教授陶儀聲,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了一份要求取消手機漫游費的建議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兩會之后,信息產業(yè)部的有關人員表態(tài):會逐年降低手機漫游費,并于今年4月召開了包括手機用戶、關注信息產業(yè)問題的委員、代表、專家等的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
  如果取消手機漫游費,對通信產業(yè)會有什么影響?普通消費者又將得到什么好處呢?
  闞凱力認為,從移動運營商的角度來看,收取漫游費的首要作用就是使消費者不可能從低資費地區(qū)購買“異地卡”,而后在高資費地區(qū)使用。移動運營商從幾乎沒有成本的漫游費上獲得了大量的利潤。而受到高額漫游費之苦的絕不僅僅是漫游到外地的消費者,還有本地區(qū)被迫接受高資費的全體手機用戶。
  他說,取消手機漫游費,不僅僅使消費者減少這一部分的支出,更能夠促進手機整體資費水平的下降。比如,北京的手機用戶就可以選擇外地的資費相對便宜的手機卡,這樣就促使北京電信運營商降低自身的資費水平。所以,取消漫游費,老百姓得到的實惠最大。
  紀陽建議,漫游費應該按次收取。因為,與漫游相關的技術操作,不論其成本多少,一旦通話鏈路建立起來就都固定下來,與通話過程的時間長短無關。
  
  手機漫游費在國外(鏈接)
  專家介紹說,世界上有一些國家不收取手機漫游費。例如,美國多年來全國全網同價,不但沒有漫游費,連國內長途費都沒有。
  在歐盟,各成員國之間還有漫游費。今年4月,歐洲議會工業(yè)、科研與能源委員會通過一項立法草案,支持大幅調低歐盟各國間手機漫游資費標準,新資費標準降價幅度達到70%。日本也有漫游費,但運營商推出了很多優(yōu)惠套餐,漫游費比較低。

  相關稿件
· 索賠“超限費”易,撼動“漫游費”難 2007-05-21
· 信產部征詢手機漫游費 2007-05-16
· 取消手機漫游費有多難? 2007-05-14
· 信產部欲下調漫游費 運營商霸王收費將收斂? 2007-05-14
· 網友熱議:取消手機漫游費有多難? 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