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評價教育的一次有益嘗試
    2008-11-03    作者: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政府是做規(guī)矩的,規(guī)矩就是趨向和適應于穩(wěn)定,如果我們鼓勵這些機構不停地變,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我們講的創(chuàng)新并不是完全脫離現(xiàn)在的制度、政策,而是指結合自己的實際問題,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各種教育政策、方針!
    10月30日上午,在位于搜狐網絡大廈12層的直播室內,一場關于教育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的辯論和對話,讓這個北京初冬的早晨變得火熱起來。和以往例行公事的發(fā)布會不同,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等單位舉辦、中國青年報社支持的首屆地方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獎初審新聞發(fā)布會,更像一場思想觀念的研討會。來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和傳媒界人士觀點的交鋒碰撞,使這個民間表彰政府的獎項愈加散發(fā)出民主參與的味道來。

人民滿意的教育應該更多地由民間來評判

    人民群眾來評價政府,雖然在一些先進國家已是常態(tài),但在我國,類似的評選卻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
    2007年9月的一天,幾位專心教育的學者在北京智慧大廈碰撞思想之后,確定要做一次啟動民間的力量來評選地方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的活動。建議的提出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這個創(chuàng)意源于俞可平的“中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獎”的啟發(fā)。當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地提出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民眾參與評價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經過一系列論證和準備工作后,這次民間評價教育的行動在今年年初拉開了序幕。
    “由民間來評價甚至表彰政府的教育創(chuàng)新,實際做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政府接不接受,買不買賬都可能會存在問題!碑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的柴純青和幾位年輕同事懷著忐忑的心情,與各地教育部門聯(lián)系時,“你們是哪里的?什么意思?”這樣不信任、不認可的回應確實存在,但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shù)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得知此事后,都非常接受和認可。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得知此事后,特意寫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你們的團隊始終致力于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為之鼓與呼,令人感動、敬佩!”隨信寄來的,還有他特意推薦的“山東省對市級政府教育工作綜合督導制度”、“實施素質教育”等3個案例。
    通過地方自薦、學者專家推薦等方式,主辦方很快征集到53個地方教育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的案例。為了使評選做到盡可能科學和民主,他們在初審中按不同權重,讓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和網民都參與投票中來。
    中央教科所研究員程方平認真地投下選票后表示,幫助政府總結一些創(chuàng)新的案例,這一做法非常好,因為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應該光是政府來評,更多應該由民間來評,這樣才能真正驗證什么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網絡投票平臺在搜狐教育頻道設立后,除了收獲網友近1.6萬張投票外,還引來評論近千條,一名江蘇省宿遷市網友看到評選后留言道:“好不好,結合實際取得效果來談更為理性;采取網上測評,不如明查暗訪,能夠取得第一手資料!
    這些意見很快得到了主辦方的重視。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楊東平表示,在終審階段,他們會組織媒體和當?shù)氐挠嘘P人員到各個案例所在地做一些調研,進行實地了解。檢測這些舉措的真實性,避免案例僅僅是文字的表達。

教育家對改革的推動作用應引起重視

    “江蘇省無錫市學校管理實行‘管辦分離’改革”、“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建設”等20個獲得初審晉級的案例,涵蓋了地方教育行政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制度改革、促進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改革、改變應試教育弊端的考試制度改革等眾多領域。從地區(qū)分布來看,從上海、浙江等東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到貴州、河南等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qū)都不乏創(chuàng)新之舉。
    有人評價,正如中國農村改革的發(fā)源地——安徽鳳陽小崗村一樣,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更多的出自基層。
    那么,這樣大規(guī)模改革創(chuàng)新的動力究竟來自哪里呢?
    “動力首先來自人民群眾對接受良好教育的強烈愿望!焙芏嗳诉@樣認為。
    “除了社會發(fā)展的內外環(huán)境推動,在中國現(xiàn)階段,我覺得個人的認識和魄力,有時候會占很主要的因素!辟Y深教育記者謝湘說起她在湖北、重慶調研時的感受。
    早在3年前,湖北省教育廳就作出重要決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農村10萬名教師分5年進行系統(tǒng)培訓。當國家去年開始實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今年把這一政策推向城市時,不少地區(qū)都暴露出師資匱乏、師資水平差的問題,但湖北因為提前做了這項工作,所以過渡得非常平穩(wěn)。為什么能這樣做?因為湖北省教育廳廳長路鋼,原先是華中師大的校長,他是懂教育的。他知道當教育的外延問題解決后,必然要轉到教育的內部問題上來,“所以湖北較早動手來培訓農村師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認識和態(tài)度!敝x湘說。
    重慶也是同樣。農村義務教育的欠賬問題、代課教師得不到公正評價和應有待遇的問題,在全國非常普遍,并非重慶獨有?墒牵貞c敢于率先解決這個問題,重要的原因在于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認為,但凡一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必然有其內在的原因。過去農村教育所謂的亂收費屢禁不止,是因為政府投入不足造成的,因此政府應該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
    謝湘認為,要說認識,很多人可能都差不多,但敢不敢勇敢地去嘗試變革,這取決于一個領導的責任心以及個人的魄力。
    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體制室副主任王烽在仔細研究入選案例后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在每個案例中都有一個非常突出的領軍人物。此外,這個領軍人物的背后或者旁邊都有一個群體在支持他,而最重要的支持來自于他的上級,也就是說他有一個寬松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
    楊東平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社會對企業(yè)家精神已經有非常充分的認識,但是對教育家在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缺乏的,我們比較普遍的做法還是把各地的校長作為行政官員來管理和使用,這可能是教育下一步改革要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中國社會的任何難點在基層都有解決的辦法

    此次活動的評委之一,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文東茅教授,在發(fā)布會上提出了他的擔憂:這次評審的案例,從2000年到2008年間所發(fā)生的都有,媒體上非常關注的一些重要改革都列進來了。但這項活動如果要持續(xù)發(fā)展的話,兩年后可收集的案例會不會就沒有這么高的豐富程度了?這樣評下去,會不會一屆不如一屆?
    但活動發(fā)起人楊東平對這個問題卻顯得信心十足,他記得剛開始時他最大的顧慮就是怕沒有充分的案例。比如想評10個,最后報上來的才10多個,就會很尷尬。但實際征集過程中,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遠遠低估了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新力。案例征集截止后,主辦方還經常接到各地來電:“怎么沒有把我們的案例寫進去呢?我們比他們做得好得多!”
    楊東平非常欣賞著名的改革者,原長治市委書記,現(xiàn)任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的呂日周曾說過的一句話:“中國社會的任何難點在基層都有解決的辦法,關鍵是我們要去發(fā)現(xiàn)它、肯定它、傳播它、推廣它!
    楊東平認為,回顧改革開放30年的經歷,所有有價值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先有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政府再加以肯定、總結、從而制度化。“教育領域同樣如此,像擇校,應該是天大的難題,但是確實就有些地方能夠解決,而在銅陵市能夠解決的,在其他地方也應該是可以復制的,只要政府有作為,方向非常明確,決心很大,其實都是可以做到的!
    “我也相信,民間的創(chuàng)造應該是沒有終點、沒有窮盡的!敝x湘說,我們只能通過發(fā)展來看變化,從發(fā)展中來找到創(chuàng)新點在哪里。
    據(jù)了解,此次入圍評選的案例,還被編寫成教材,提供給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在培訓地方教育局長的課程中使用。《瞭望》周刊資深記者周大平滿懷期待地說,也許兩年后,某個地方教育局推薦上來的材料很可能帶上這樣的說明:我們這項創(chuàng)新,是受到了兩年前入圍創(chuàng)新獎的某一案例的啟發(fā),我們借鑒了他們的經驗,又根據(jù)我們的實際,同樣把我們的工作搞好了!叭绻婺墚a生這樣的影響,那這個地方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獎的意義和價值怎么說也不過分!”

  相關稿件
· 學前教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008-10-31
· 準備教育儲備金 上投摩根推出"親子定投" 2008-10-27
· 上海: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和書本費 2008-10-27
· 中國教育電視臺將啟動國際化戰(zhàn)略 2008-10-22
· 藏區(qū)學子接受現(xiàn)代教育茁壯成長[圖] 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