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談]割舍不下的春晚
    2007-01-19    李紫硯 未赤    來源:經濟參考報
    每年的這個時刻,無論是中央級媒體還是地方小報,多半會把春晚當成自己報道的一重頭戲。春晚播出之前,可以預見的想必就有以下這么幾個題目:某某大腕兒婉拒春晚邀請、春晚節(jié)目單首次披露、春晚主持人敲定。而春晚過后,則會照例出現不同的聲音:肯定者有之,贊美之言無外乎“體現了熱鬧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人們的多樣文化需求”;批評之聲也自然少不了,“形式老、變化少、不能推陳出新”。
    在中國如今算得上全民運動的,除了健身與選秀,大概也只有春晚了。與前兩者相比,春晚這場全民運動的參與者顯然更具普遍性。而其影響力就更不用說了,這也就難怪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出現若干與春晚有關的消息被刻意披露,之后圍繞事件當事人的新聞連綿不斷,事件當事人則會在一段時間內當仁不讓地占據娛樂版頭條,再之后事件當事人會選擇在適當的時候主動澄清自己與春晚的關系(多半是“沒任何關系”)。盡管這一炒作流程不免俗套且毫無新意,但這招確是久用不爽的妙方。
    其實,不管是“愛春晚的”、“罵春晚的”還是“想沾春晚光的”,對于春晚的這份關注、這份情義確是難以遮掩的。
    筆者至今還記得兒時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看春晚的場景,從王景愚的《吃雞》、朱時茂和陳佩斯的《吃面條》,到費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宋丹丹和黃宏的《超生游擊隊》……這些精彩的節(jié)目至今仍留存于記憶。想必提起春晚,每個人都會有著屬于自己的恒久記憶,只是有的深刻,有的恍惚。而這份沉甸甸的“春晚情”也自然使得人們對春晚的期許會比其他節(jié)目高出許多。
    想來,一群穿著喜洋洋的孩子們注定會又唱又跳地拉開春晚大幕;宋祖英、彭麗媛注定會穿著盛大禮服高歌一曲“團圓頌”;戲曲聯(lián)唱、魔術雜技、兩岸四地聯(lián)手奉獻……這些早已成為春晚的規(guī)定動作,而正是這些規(guī)定動作使得春晚不可避免地使人們產生了審美疲勞。以至于,看春晚吧,熱鬧是熱鬧,能記住的節(jié)目卻一年比一年少,失望之情越發(fā)強烈;不看春晚吧,年三十還真不知道一家人還能圍坐在電視機前看些什么,總不能看場景同樣熱鬧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吧。
    不可否認,春晚所要承載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多到成了負擔,多到甭管您是多大牌的導演,但凡指導春晚都得提心吊膽。不管怎么說,今年的春晚還是得看,至少也得把它當成一年三十的背景音樂。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