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感受道歉
    2007-04-02    如一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初到香港,在最繁華的商業(yè)鬧市區(qū)灣仔逛街,一不留神踩了別人的腳,慌急之下剛要道聲“對不起”,沒想到對方倒一臉歉意地先說“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是香港人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句“不好意思”,把感謝與道歉都包括在內(nèi)了。所以,到香港工作的內(nèi)地人,最先學會的廣東話就是“不好意思”。
  不是香港人愛啰嗦,或假客氣,尊重他人是香港市民普遍認同的一種社會理念與最起碼的處世之道。無論誰,損害了他人利益,理所應當賠禮道歉。普通市民如此,高官、名人也不例外。
  發(fā)生在2003年的香港原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所謂“買車避稅”事件,可說是香港文明風氣的一個典型。1月23日,梁錦松基于接載將出生嬰兒及家人的實際需要,買入凌志LS430型私家車,并在當日登記及使用。3月5日,梁錦松公布調(diào)整汽車首次登記稅計劃。隨后,梁被指在調(diào)稅前買新車,有避稅嫌疑。3月9日,梁承認此舉令他少付5萬元稅項,并坦承當時應“避嫌”不買車,同時決定將加稅前后車價差額的兩倍即10萬元,捐予慈善機構。11日,他決定把捐給慈善機構的款項金額增至38萬元。面對傳媒,梁錦松眼泛淚光、聲音顫抖地再次為此事向公眾致以最誠懇的道歉,并重申無意避稅,有關的錯誤只是因疏忽而引起。
  因為“買車避稅”事件,原本很為大家看好的梁司長最終以辭職下臺提前結束了自己的官場生涯?梢,道歉不是一句空話,背后體現(xiàn)的是對良心的認知度和對相應責任的承擔。
  香港地少人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碰撞更易發(fā)生,因為有了道歉,減少了多少尷尬與沖突,化解了多少對立與矛盾?梢哉f,在文明社會道歉是實現(xiàn)和諧的一種潤滑劑。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