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大地震與災難意識
    2008-05-30    如一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校長多年堅持加固危樓,2300余師生震災中無一傷亡。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chuàng),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fā)生后,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
  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過去十多天,在無數(shù)次被抗震救災場面與故事感動之后,看到這篇原題為“一個災區(qū)農(nóng)村中學校長的避險意識”的報道,依然止不住熱淚盈眶,既為桑棗中學活下來的2300多名師生慶幸,更為一位普通中學校長能有如此之高的責任意識與災難意識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從自然災害的角度說,汶川大地震的摧毀力是相當驚人的,但是桑棗中學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時刻保持對災難的防范意識,就能在貌似不可抗拒的天災面前有效保存自己。
  所謂災難意識,是指對天災人禍的降臨應該有所覺察與必要防備。也許是太平日子過久了,我們的災難意識未免日趨淡薄,對災害的潛在威脅顯得有些漫不經(jīng)心。其實,且不說我國每年都會出現(xiàn)的洪澇、冰雪等自然災害,就是發(fā)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那場舉世震驚的唐山大地震,距今也不過剛剛30多年,提起當時墻倒屋塌、20多萬人失去生命的慘烈景象,許多40歲以上的國人都記憶猶新。然而,隨著歲月流逝,大地震的傷痛逐漸遠去,人們對于災難的警惕似乎也一天天在放松,盡管地球上其他地方不時傳來地震、海嘯等毀滅性災難的消息,但麻痹與僥幸心理使得不少人懶得去為不知何時會到來的災難做應有防備。
  地震之后,很多人提起我們的東鄰日本,那是一個地震頻發(fā)的國家,正是因為無數(shù)次地震的教訓,讓他們懂得面對災難,防范工作是何等重要?少F的是,這種災難意識并非僅僅停留在國家與政府層面,而是早已深入到每一位民眾之中。從電視上我們看到,日本居民自發(fā)組織的地震救護隊伍訓練有素、非常專業(yè),配備的裝備亦相當齊全,他們說當?shù)卣鹨u來時,坐等政府機構(gòu)救援是不行的,主要靠鄰居之間的相互救助。
  對于災難意識,我們的古人早有明訓,比如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再找與此近義的詞,還有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等等,意思都是說凡事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而與此相反的成語諸如措手不及、臨陣磨槍則在警告我們,對突發(fā)的災害或事件沒有準備,是要吃大虧與遭受嚴重損失的。如果說,物質(zhì)財產(chǎn)毀掉了還能夠重新?lián)碛,那么生命逝去則不會再來。
  也許,面對汶川大地震給四川等地人民群眾造成的巨大生命以及財產(chǎn)損失,重溫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3月14日全國人大結(jié)束時記者會上的講話,更顯得意味深長,他說“我們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頭腦的冷靜,形勢稍好,尤需謹慎。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多難興邦,汶川大地震再次喚起國人的災難意識。而災難意識與責任感是不可分開的。正是本著對全校幾千名師生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才能堅持幾年不松懈地在學校開展緊急疏散演習,并不斷發(fā)現(xiàn)學校建筑中存在的質(zhì)量問題,哪怕是看起來很細小的瑕疵,也要想方設(shè)法予以修整、加固,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學生方能井然有序地撤離,從而創(chuàng)造出2300名師生無一傷亡的奇跡。
  同時,與桑棗中學一樣被人們稱道的還有“史上最牛希望小學”——劉漢小學等五所希望小學,他們的捐建者也是憑著對孩子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和對災難的防范意識,將學校建成8級地震都無法摧毀的堅固堡壘,不僅有效保護了全體學生,更讓災難中的人們看到人可以勝“天”的希望所在。
  不可否認,人類發(fā)展到今天,對很多自然災難的發(fā)生都還無法預測或阻止。但很多實踐說明,有了災難意識,人們就能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特別是對生命的保護,有防備與無防備的差別很大。因此在痛惜汶川大地震那些逝去生命的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對于災難的防范意識,你有多少?
  相關(guān)稿件
· 四川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原則、措施和影響 2008-05-30
· [文摘•區(qū)域+地震]地震造成四川工業(yè)企業(yè)經(jīng)濟損失逾2000億元 2008-05-30
· 銀行打響地震呆賬核銷“攻堅戰(zhàn)” 2008-05-30
· 大地震進一步加重了重慶樓市的觀望心理 2008-05-30
· 降低地震對經(jīng)濟發(fā)展影響 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