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強力關閉市場的背后
    2009-08-05    作者:胡潔    來源:長江商報

  切爾基佐沃大市場遭突襲關閉的連鎖效應仍在發(fā)酵,時隔短短一月,莫斯科又突然關閉了南部的塞瓦斯托波爾市場。與此同時,俄羅斯官方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態(tài):禁止外國移民聚集社區(qū)的存在,“中國城”不可能出現(xiàn)在俄羅斯境內。至此,由總理普京發(fā)起的嚴打腐敗運動,在強力推進中愈發(fā)顯得撲朔迷離。

  往前回溯,6月29日切爾基佐沃大市場的關閉被俄媒體普遍解讀為,市場的擁有者伊斯梅洛夫“惹怒”了普京。這位阿塞拜疆的外來富豪將其在俄羅斯賺來的錢用來在土耳其興建豪華酒店。此種行為被普京視為“吃里扒外”的典型,而點名批評該市場存有“20億美元的走私品”。當然,這件普京欽點的經濟案件更被解讀為俄羅斯內部的政治斗爭。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與該富豪私交甚密,總理此舉意在打擊盧日科夫。
  不過,普京總理的雷厲風行倒是沿襲了其在總統(tǒng)時期打擊經濟寡頭的風范。自2000年接任總統(tǒng)后,普京與石油寡頭們從明爭暗斗到割裂關系,繼而到將其代表人物關押審判并收歸企業(yè)國有。在清除了經濟寡頭的政治威脅后,普京在8年總統(tǒng)期間整頓了陷入崩潰邊緣的國家經濟,其后更是在外交領域大大提升了俄羅斯人的民族榮譽感。
  但國家發(fā)展的關鍵仍在經濟,這一點也是普京延續(xù)其政治生命的關鍵。但是,顯然,主管經濟的普京總理沒有主管外交的普京總統(tǒng)運氣好。石油高價已成明日黃花,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盧布“一瀉千里”,依靠能源作為經濟增長點的俄羅斯經濟迅速潰敗。于是,普京總理支持率隨之下降,其中更是摻雜著反對普京獨裁的“危險信號”。因此,打擊灰色清關,保護本土企業(yè),繼而打擊灰色政治,凈化政府職能,是普京必須做出的選擇。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即便俄政府理由充分,突襲關閉的華商市場能否真正達到廉潔政府的目的,能否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是有待考證的。再者簡單粗暴的排外措施也絕不可能成為挽救俄經濟的救命稻草。任何的經濟改革絕非一場風暴,只有切實的理順經濟癥結,正本清源,從根本上調整國家經濟發(fā)展模式才是發(fā)展正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