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黑龍江五常市出產(chǎn)的大米被認為是最好的國產(chǎn)大米之一,市場上,五常大米的價格遠遠高于普通大米。其中,五常稻花香更是只有五常才能生長出的一個水稻品種。然而央視《消費主張》記者在西安糧油批發(fā)交易市場和五常市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市場上銷售的五常香米大多數(shù)是用別的品種的米摻和而成的,再加上一種叫泰國香米香精的添加劑,香噴噴的“五常香米”就這樣誕生了(7月14日《錢江晚報》)
據(jù)五常市的一些米廠負責(zé)人告訴記者,五常市每年向全國各地銷售的所謂五常米近1000萬噸,這遠遠高出了五常大米每年80萬噸的產(chǎn)量。好米就這么多,要想讓全國人民都吃上好東西,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得另辟蹊徑。一曰混搭,以五常米為本,再添加其它品種的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纏纏綿綿闖市場。二曰調(diào)味,混搭多了難免跑味,用香精一泡,那叫一個香!假作真時真亦假。
看了這樣的報道后,聞見香米味道肯定又要犯嘔了。就像得知三鹿加了“三聚氰胺”后,恨不得把手指伸進嗓子眼,使勁攪一攪,把這么多年喝進肚子里的奶全吐出來一樣。真的不得不佩服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能是受美食傳統(tǒng)的影響,我們做的任何食品都要講究“色香味”俱全。好好的鴨蛋非得加點“蘇丹紅”調(diào)色;肥肉也挺香,好事之徒非得用“瘦肉精”讓豬多長瘦肉少長膘;小小的多寶魚體內(nèi)竟然檢測出了硝基呋喃類代謝物,環(huán)丙沙星、氯霉素、紅霉素等多種禁用魚藥殘留!
這是在適應(yīng)市場,還是在畫蛇添足?現(xiàn)在都在提倡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為什么不能保留食品的原生態(tài)?
老家的親戚上門時,總喜歡帶點自己養(yǎng)的,自己種的東西給我。有時是一桶花生油,一袋面粉,有時候是一只公雞。還別說,吃起來就是香啊。親戚們說了,你們城里的那些雞全是吃激素長大的,面里加了漂白粉,菜也是化肥和農(nóng)藥催熟的。咱這些雞可全是吃糧食長大的,花生油是自己的花生榨出來的,能不香嗎?
要是以前,我是堅決“不受賄”,市場里賣什么的沒有,大老遠倒車帶這些東西多累?墒乾F(xiàn)在,每當(dāng)他們要來時,我都會主動“索賄”,死皮賴臉的問咱家的雞是不是長大了,自家的雞下的蛋,一定很好吃吧?有時候自家產(chǎn)的不夠,還托他們到鄰居那里去買,哪怕多給點錢,吃起來安心啊!
相信和我有一樣心理的人不在少數(shù),這也給那些總喜歡在食品上做手腳的“聰明人”提了個醒:人都不是傻子,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總喜歡給食品整容,喂藥,形成了習(xí)慣,就停不下手了。到最后損害的是自己甚至是一個行業(yè)的整體聲譽,何必呢?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