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9-16 作者:郭力方 來源:中國能源報 |
|
|
中國的低碳經濟之路,已經走過了政策宣誓、市場炒概念的階段,政府開始在實踐中謀篇布局,企業(yè)也開始務實親為,挖掘低碳發(fā)展背后的經濟收益。依靠低碳式發(fā)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思路已經日漸清晰。 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社會普羅大眾的我們,雖已聞低碳經濟呼嘯而來之風,但卻不見其金戈鐵馬之身影。節(jié)能降耗的理念雖拜政府大力引導所賜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但政府花大力氣推進的“限塑令”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障礙重重、大打折扣,不得不讓我們清醒:這種理念并未真正深入人心。 特別是眼下國際金融危機的余威尚未全盤退卻,經濟保增長壓力很大。眾多有識之士擔憂,地方會不會因為利益驅動使好不容易漸漸“泛綠”的GDP又開始蒙上一層灰色。 低碳經濟時代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最近我聽到一則消息,北京已成為國際時尚之都,奢侈品消費排在世界前列。這條消息告訴我們,目前國內大眾的消費觀念還是處在消費越多、越貴越光榮的階段。消費越多伴隨的是資源的浪費,一定程度上碳排放的量就越多。因此,要發(fā)展低碳經濟,我看如何引導大眾的消費觀念往低碳消費上轉移非常緊迫,并且也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 一個社會大眾的消費模式會引導市場的價值取向,最終催生一種適應這種消費需求的經濟現象。也即是說,一個社會要推動一項經濟模式的發(fā)展,必須以大眾的消費模式為根基。周大地強調,低碳經濟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宏偉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更需要引導大眾的消費理念向低碳消費轉變,為低碳經濟這顆小苗未來長成參天大樹,培育好根基。 眾多的業(yè)內人士紛紛提出,應該讓更多的人逐漸意識到,低碳消費是一種更好地提高生活質量的消費方式。在面臨資源與環(huán)境約束的情況下,應該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質量不單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應包括環(huán)境質量的改善。若環(huán)境惡化,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最終會下降。在環(huán)境資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費方式才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更優(yōu)選擇。 眼下,以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在國內不斷升級。私家車無節(jié)制增長,住房面積追求越大越好,造成大量資源和能源的浪費。對于這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以單純追求物質來提升生活質量的錯誤消費方式,亟待以“低碳”理念來矯正,使其回歸到理性、適度、節(jié)儉和清潔的軌道上來。這也應成為當前普及低碳消費理念、培育低碳經濟根基的首要任務。 當然,對于一般普通民眾,也應該有義務從哪怕每次洗手盡量少用流動水這樣的點滴行動做起。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低碳消費方式體現人們的一種心境、一種價值和一種行為,代表著人與自然、社會經濟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和諧共生。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近日在央視《對話》節(jié)目現場說:“倫敦的陽光很充足,所以我在家里都使用太陽能。旅游回去后,我會用碳中和的方式彌補交通所產生的碳排放。實際上大家會發(fā)現,這樣的改變并不難,通過采取節(jié)能措施,我家的電費也下降了。這些看似細微的小事,都能對碳減排起到重要的作用! 誠如布萊爾所說,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需要我們每個人以點滴行動去推動它,這樣才能使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代表著一種時尚的吸引,更能讓我們從中獲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推動低碳經濟的發(fā)展,不僅僅需要物質方面的基礎,還要在思想上改變人們的傳統(tǒng)思維,使“低碳消費”由時尚變?yōu)槊總人的共同職責。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國家利益、企業(yè)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