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行國債解決2500億高校貸款”
  本報訊 通過對30多所高校的調研,全國政協(xié)近日在政協(xié)常委會上公布了一份高校負債問題的報告。報告稱,全國高校貸款總額已達2500億元左右。
  從總體上看,高校憑借自身力量基本不可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償還本金,“雪球有越滾越大之虞”。報告警示,目前部分高校已存在嚴重的財務風險,有可能引發(fā)社會風險。
  早在今年“兩會”,高校還貸問題就是熱點議題。3月19日,吉林大學財務處在校內網上貼出通知,自曝學校每年支付貸款利息多達1.5億元至1.7億元,公開征集建議解決財務困難。雖然這是迄今惟一一家公布負債數額的高校,但高校集體陷入債務難題已是共識。[詳情]
教育部回應稱:將會拿出解決方案
  中新網7月9日電 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前幾天人大常委會公布了一個調研報告,說中國高校的債務已經達到2500億,政協(xié)的調研報告認為,高校債臺高筑的原因是因為高校合并及擴招,并且因為債務數字堆積很大,必須得擴招才能保證有償還銀行貸款利息的能力。
  對此,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陳偉光表示,還不太清楚會上的內容,但對于高校債務的這些問題,財政部教育司很重視,也在積極調研,正在處于調研階段,把問題弄得更清楚一些,然后會拿出方案,考慮如何更好地解決。[詳情]
    □相關評論
且慢用國債為高校負債埋單
    我十分贊同政協(xié)委員的報告建議,因為教育是社會公益事業(yè),現(xiàn)在負債運行,的確對教育本身,對社會有著巨大的潛在風險,國家應該想辦法解決,國債無疑是一條很好的舉措,但是,國債為高校負債埋單前要解決幾個問題。[詳情]
應借債務危機厘清政府與高校關系
  事實證明,中國對包括銀行在內的國有企業(yè)改革中,硬化預算約束的作用非常明顯,而此次的高校債務危機中,如果簡單的對高校進行救援,無疑是飲鴆止渴。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在于引入強制建立良好的財務制度。[詳情]
不能再重復高校債務國家背的老路
  總而言之,高負債的高校必須斷臂求生,不能躺在政府財政和國家公債上睡大覺。希望借此機會,我們能夠建立起高校辦學和擴張成本內部化的機制,同時恢復高校量力而行、勤儉辦學的傳統(tǒng)。[詳情]
高!跋茨_費”也要國家借債來還?
乘著這樣的機會,把高校的一把亂賬理一理、曬一曬,倒也不是壞事。說不定,一直讓有關部門算不清楚的大學生培養(yǎng)成本問題,也因此而有了一個符合實際的眉目。看來,在決定發(fā)行國債之前,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很重要,很有意義。[詳情]
高校負債國債埋單是飲鴆止渴
  正所謂絕處逢生,2000多億的債務也使中國的大學站在一個轉型的臨界點上。在這個臨界點上,全民埋單無疑是最簡單、最不合理的路徑選擇。借助這樣一個歷史性機遇,涅槃和催生出“經營大學”的理念和價值觀。[詳情]
高校胡亂負債不能用國債埋單
  就在今年3月份,面對高校“破產”之說,教育部部長周濟還信誓旦旦地向公眾表示:“部分高校‘破產說’言過其實。”面對全國政協(xié)的這份報告,真不知他們有何感想。
   如何化解這個危機,可能有不同的制度路徑可以選擇。[詳情]
豈能用國債為高校"埋單"?
  現(xiàn)在我們又聽到陳佐洱先生等出主意要代表高!盎ㄥX太歲集團”,讓國家發(fā)國債為高校“輸血”救場,這種聲音實在刺耳之極,是損國害高教之舉。須知今天的高校并不是“楊白勞”,他們比“黃世仁”還闊綽。[詳情]
國家不能一攬子為高校債務埋單
  說實在的,在所有解決大學貸款的對策中,由國家“埋單”,是很多人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但筆者認為,比急切地為國家想點子、出辦法解決貸款問題更重要的是,徹底調查高校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債務,哪些債務是合理的,哪些債務是不合理。[詳情]
發(fā)國債解決高校債務是個餿主意
  通過發(fā)行國債來償還高校債務,是個餿主意,萬萬不可行。在筆者看來,就目前各高校的巨額債務,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可以為之適當“松綁”,比如增加教育經費,但必須基于兩個前提:其一,必須追究那些好大喜功...[詳情]
政府償還高校貸款的利與弊
  而且,高校貸款相對非常容易,這使得高校不懂得珍惜貸款的價值,導致許多高校的貸款使用效率低下,鋪張浪費嚴重,在由政府包干還貸的支持下,高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動力源自何方?這些都是需要正視的現(xiàn)實問題。[詳情]
高校負債,豈能讓全民埋單?
  更重要的是,政府為高校還債而發(fā)行國債,其實質是用人民的錢還高校所欠的債,雖然說人民的錢不是白給,本息是必須得還的,可問題是,政府憑什么要以自己的信用作擔保為高校欠債問題專門發(fā)行國債呢?萬一高校如期無力兌換人民手中持有的國債,是不是要尋求再次向銀行貸款或者干脆由政府為高校的二次欠債直接埋單?其實,發(fā)行再多的國債,充其量只是拆東墻補西墻式的權宜之計,可以暫時緩解高校還債的壓力,卻無益于問題的根本解決。[詳情]
高校債務誰還合適?
  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但是我們遺憾地看到,這些年一些高校一味地相互攀比,貪大求洋,并沒有把財力用在真正培養(yǎng)人才身上,國家審計署歷年查出的高校財務問題觸目驚心,分析高校債務形成的原因,本質上與這些年其他行業(yè)形成的債務并沒有根本區(qū)別,都是舉債沒有約束的結果。因此,高校要真正走出債務危機,恐怕還要從自身找原因,從建立還債機制上想辦法。有人如果一定要惦記國家財政的腰包,不妨先問一問:納稅人同意嗎?[詳情]
民眾不能為高校債務雙重埋單
  要遏止某種利益沖動,必須掐斷其利益輸送管道,并讓其承擔相應的懲罰。發(fā)行1000個億的教育國債,違背了以上的基本原理,把高校債務風險不合理地變成全民負擔,變相縱容了高校的“負債式擴張”,民眾一次又一次地為高校埋單,高校在利益暗示下繼續(xù)欠債并快樂著,這是一條看不到希望盡頭的路,也是違背制度常識的悖論之路。[詳情]